在钢铁行业承压前行的关键阶段,龙钢公司炼钢工序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以“破局者”姿态,聚焦“理念重塑、机制激活、精益管理”三大维度,持续用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理念铸魂 锚定改革航向
改革的前提是思想的破冰。该工序以“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推动全员思想再转变、理念再融入、行动再提速,将其作为聚力“提质增效、扭亏脱困”的指南针,彻底破除“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打破“炼钢就是炼钢水”的单一认知,树立“每一炉钢都是商品”的价值思维。将钢铁料消耗、熔剂消耗等13项关键指标与市场价格动态挂钩,让各工序算清“每多产1吨钢赚多少、每浪费1公斤合金亏多少”的经济账。同时,建立“数据是第一生产要素”的管理共识,依托炼钢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接入炉温、拉速、合金加入量等数百项实时数据,通过AI算法生成最优操作模型,替代传统“经验炼钢”模式。7月份,通过硅锰窄区间控制、硅碳合金球替代硅铁等措施,合金成本较计划降低0.9元/吨。
机制赋能 激活组织活力
管理改革的落地,关键在机制创新。该工序推行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深化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构建“四级指标穿透体系”,推动“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针对岗位差异大、考核难的情况,为全厂105个岗位量身定制“一人一表”清单,涵盖经营指标、安全指标、协作指标等,实现全员履职可量化、可评价、可追溯。每月公示考核排名与绩效帮扶方案,结果与月度绩效工资刚性挂钩,真正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干好干坏不一样”。创新建立“主体炉机线、辅助单元、专业小组、关键岗位”多赛道“赛马”机制,对成本、质量、效率等关键指标动态排名,实行月度奖优罚差;每季度按照“271”法则推进优化,后10%责任人诫勉谈话,连续两次末位者调整岗位;前20%团队获“专项赋能奖励”,包括推优选拔、外出培训等。今年以来,厂矿中层管理人员1人被免职、5人被降职,关键岗位22人通过淘汰或调整优化。
精准攻坚 破除发展壁垒
精益管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该工序聚焦指标短板和责任盲区,通过指标改进项目周提报和岗位承包制,推动管理重心下沉一线。建立“发现问题——提报——解决——验收”闭环机制,每日晨会通报生产简报中的成本控制、工艺波动、设备异常等问题,通过“一线办公”“走动管理”当日协调解决可处理问题;对暂未解决的“卡脖子”问题,以指标改进项目周提报表形成解决方案,由专业小组联合“会诊”评审,次周总结复盘会通报项目完成情况。7月份,分厂班子成员、厂矿中层及聘任人员累计提报改进项目273项,其中转炉终点碳温双命中率提升项目使吨钢氧耗降低3m³,年节约150万元。
精益管理的本质,是用“绣花功夫”做好每一件小事,用钉钉子精神啃下每一块硬骨头。炼钢工序的精益管理改革,不仅改出了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硬指标”,更塑造了“人人讲价值、事事求卓越”的“软文化”。当精益求精成为习惯,企业便能在钢铁行业的寒冬里,淬炼出属于自己的“火种”,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龙钢公司 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