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汉钢公司烧结厂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守底线、夯基础、强能力、抓精益”目标,通过成本管控“精算盘”、工艺优化“技术链”、人才赋能“动力源”三大核心策略的实施,精准发力解锁能效跃升新模式,为铁前系统降本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本管控“精算盘”,颗粒归仓降成本
汉钢公司烧结厂创新打造“三级联动”成本管控网络,通过原料结构优化、工艺参数精控、设备预知管理三大抓手实现降本增效。在原料端,确保烧结矿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建立“高性价比动态模型”,一方面加大白水江粉矿、赤泥矿、高铝矿等高性价比缺陷矿的使用比例,年共计消化16.7万吨,可降低原料成本2505万元;另一方面强化干熄焦末使用过程跟踪,通过定量抑尘加水工艺,将燃料水分稳定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粒度达标率大幅提升。此外,开展设备“零故障”竞赛活动,建立设备“点检-润滑-预修”闭环链条,引进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等智能诊断技术,关键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上万元。针对环冷机、烧结机等核心设备,建立“一机一档”健康管理模型,将维修成本纳入班组绩效考核,设备综合效率提升,实现从“粗放管理”到“颗粒度管控”的跨越。
工艺优化“技术链”,智慧引领控能
汉钢公司烧结厂聚焦质量稳定性与能耗最优解,构建“数据驱动+标准固化+智能预警”的工艺控制体系,系统梳理36类92项操作标准,将混合料水分控制在±0.2%区间。积极推行“智慧烧结”线上系统,集成红外水分仪在线监测、堆取料机自动补水等技术,实现工艺参数异常实时预警,三季度已累计避免工艺偏差事故3起。燃料消耗控制方面,推行“燃料梯度优化法”,参考烧结矿碱度动态调整燃料配比,结合配矿结构变化,修订下发《供应参数控制及操作标准》与专项监督机制,压缩物料水分波动范围,配合余热回收技术改造,能源成本占比下降。
人才赋能“动力源”,青育工程锻尖
为深化精益管理,汉钢公司烧结厂以人才培育为抓手,构建高效管理体系,推动生产经营指标持续优化,创新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关键岗位“能力矩阵”,对核心岗位开展评定,以理论、实操、业绩三维度考核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针对能耗偏高、设备效率低下等痛点问题公开放榜,10余名技术骨干牵头攻关,其中“配二带1仓悬料清理”“矿槽料温提升”项目实现烧结成本下降。同时,构建“指标穿透-快速响应-动态优化”闭环体系,通过“一人一表”绩效看板,将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结果应用全流程打通,实现绩效考核任务可追踪、可监测、可统计。(汉钢公司 宁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