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作为企业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然而,这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设施,也曾面临分散管理、标准不一的困境?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配电室标准化的必经之旅,看看他们如何推动配电室向更高标准迈进,成为企业用电安全的可靠保障。
从“无视”到“可视”:配电室的华丽蜕变
设备检修中心组织各单位系统学习标准化配电室及用电隐患排查示例材料,全面落实《标准化变配电室管理规范》要求。各单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通过全员创新、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造,引入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和智能监测模块等设备,实时采集配电室环境数据。当温湿度异常时,系统自动触发通风除湿装置,形成“环境异常—自动预警—联动处置”的闭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预误差。
同步推行定期巡检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和配电室隐患治理表单,使配电室运行状态由传统“盲点”转为实时“可视”。针对已验收的标准化配电室,中心开展“回头望”专项复查,重点核查环形接地装置、防禽网、安全工器具柜、防暑降温设备、门体挡鼠板接地、柜内线路布局、标识系统及封堵状况,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中心严格遵循“打造一间、验收一间”的创建原则,目前已完成40个配电室的标准化创建与验收工作。
精细化管理,让配电室更加安全可控
实施严格的标识化管理,配电柜回路精确对应、停电设备明确警示、电气原理图直观说明,确保所有标识清晰准确,显著提升检维修效率与作业安全。
推行配电室内物品定置摆放制度,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等严格按规摆放,环境整洁且实用性强。绝缘手套、绝缘靴、接地线专柜等存放井然有序,为突发事故的快速响应奠定基础。同步推广工器具实验标签应用,确保设备状态可溯。中心各班组每周彻底清扫,结合年度电气春秋检,全面清除积灰污垢,有效提升设备散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等特殊天气,中心各作业区班组强化配电室巡检力度,将日常巡检、设备试验、缺陷处理分解为可量化、可追溯的标准化步骤。通过关键设备及动力柜母排的红外温度监测,精准识别并消除安全隐患。足量配备应急防汛物资,确保突发情况下迅速响应,全力保障配电室安全稳定运行。
步入一线,标准化配电室建设处处可见
中心各作业区班组在日常操作中,将标准化理念渗透至每个环节。通过定期员工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全员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步法巡检技术,并严格执行“时间、数值、责任人”三要素记录,杜绝管理漏洞。同时,依托智能化监控工具,自动追踪设备运行状态,一旦检测出异常,系统即时触发预警,班组快速响应处置,有效防范潜在故障。此外,中心积极组织经验交流,将各单位在创建标准化配电室过程中,卫生清理彻底、封堵严实、接地可靠等优秀实践案例,广泛推广至其他分厂,确保标准化配电室建设覆盖每一处角落,最终实现安全可控目标“无处不在”。( 李龙明 曹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