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钢铁行业新形势、新挑战,汉钢公司及时转变观念、主动求变,围绕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指导思路,将生产经营重点聚焦在中厚板提质增效工作上,通过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深化赚钱思维、打造精品板材、践行营销思维四轮驱动,推动企业控亏增盈步履更为坚实。
围绕“紧日子” 聚焦“好日子”最优解
汉钢公司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紧扣中厚板增效这一关键点,通过向市场谋得效益与向内节支节流双线并行的举措,促使工序成本再降低,推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一方面,以“断臂求生”的决心调整板材品种结构,全面践行效益为中心的核心经营思路,围绕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充分保证盈利品种板材的比例,以此减少原材料资金占用量,降低物流费用,保障资金链的安全,积极向外获取“正现金流”。另一方面,加压推进外包岗位回收、全面排查整治“跑冒滴漏”、深入推进绩效分配改革、积极开展板材成材率提升攻关和增效品规生产与钛板轧制工作,通过系列组合拳深挖内部节能降本潜力,促使在“紧日子”中进一步止住“出血点”,为实现“好日子”奠定根基。
深化“赚钱”思维 前置“花钱”优举措
汉钢公司秉持算账经营理念,紧跟集团全年工作部署,重点围绕打造“特钢”企业这一战略目标,以立足当前如何降本增效、治亏控亏为出发点,采取既不“固步”,也不“跃进”的稳扎稳打模式,积极规划企业未来如何长远高质量发展。
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桥头堡”,汉钢公司以现有中厚板产线为依托,加快推进中厚板二期填平补齐项目以及在线探伤等产品提质增效配套项目建设,并着重强化关键岗位人员技术培训,旨在为后续设备更新迭代奠定基础。同时,根据生产需求动态成立专项攻关小组,斥资诚聘厂家及业内权威专家,多次选派内部技术人员赴外部先进企业对标学习,聚焦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通过分层次对操作人员作业标准化进行定制培训,强化ACC水比、二级系统的控制,集中技术骨干力量解决板形、产量、能耗等核心问题,以前瞻性思维为板材提质增效加码赋能。
以客户为中心 站在“乙方”铸精品
为更快抢占中厚板市场,汉钢公司想客户之所想,通过加强对标学习,强化终端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攻关,全面提升中厚板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性能稳定性,以此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实现品质创效最大化。
在中厚板轧制环节,轧钢工序深度践行工匠精神,以加强坯料温度控制为切入点,采用梯度加热机制,并通过红外测温仪实时反馈为辅助,精准监控加热炉和轧制过程的温度波动,避免过烧或温差过大导致的性能不均。同时,全面优化轧制工艺,通过动态调整轧制压下量和道次、轧制力分配系数,减少不良板形和内部缺陷,提升板材力学性能。在提升设备精度上,该工序定期校准轧机辊缝、矫直机等关键设备,利用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减少机械误差,确保板材厚度公差达标。
上半年,中厚板产线已完成Q550MD、X52/60/70M、Q420NE、Q355NE 70mm以下规格,船板A/B/D、AH/DH/EH36、E-Z25/Z35等27个牌号8~50mm厚度产品矩阵,并同步具备厚8~150mm×宽1300~3350mm纯钛板、钛合金板、钛-钢复合板和铜板等先进材料轧制加工能力,正逐步实现“精品板材”向市场要效益的良好局面。
把控市场动态 践行“营销”思维新理念
在当前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加持下,汉钢公司紧盯省内及周边区域中厚板用工需求,洞察需求,通过践行柔性化生产,精准匹配,速度响应,实现产销高效协同。
一是敏捷响应,动态排产。建立跨部门协同小组,快速对接客户特殊需求,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抢占细分市场,并根据订单优先级、规格切换成本及交货期,采用智能排产系统,实现小批量、多规格快速切换,减少停机时间,已达到相关品规快速供应;二是优化库存运行模式。结合市场需求预测,优化钢坯库存结构,平衡常规品种与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比例,以最大库存量迎合市场供给;三是加强数据驱动。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动态调整工艺,确保柔性生产下的质量稳定性,达到高效且品质精优的效果。
目前,汉钢公司已形成中厚板研、产、销、运、检内部协同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用户销量占比,降低了内部加工成本,实现“营销”思维在企业的落地生根。(杨帆 沈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