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清单化”管理为铁前赋能增效
发布日期:2025-07-08    作者:何光钊 邓铁拓    
0

在汉钢公司炼铁生产现场,一场以“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为核心的“清单革命”正重塑传统生产管理模式。通过将复杂工序转化为可量化、可执行的标准流程,清单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为高炉稳定顺行和降本增效筑牢管理根基。

“清单化”管理为铁前赋能增效

清单引路:加速新员工成长

“每天接班第一件事就是核对清单,检查炉前设备、确认原燃料信息、学习当班操作要点……”大学生谭壮壮展示着他的《高炉见习工长一岗三清单》。这份详细列明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清单、安全履职清单工作事项的清单,让曾经面对复杂炉况监控和操作指令感到茫然的他,工作变得条理清晰。

从岗位新人快速掌握岗位技能,清单管理以结构化思维将复杂工作拆解为清晰流程,用标准化语言替代模糊经验,让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指南,不仅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更通过量化标准激活了全员精益管理的内生动力,推动炼铁工序从“人治”迈向“智治”。

“清单化”管理为铁前赋能增效

清单护航:筑牢安全防线

在高炉主控室,《高炉异常工况处置清单》成为工长们的“应急指南”。清单详细列出炉温剧烈波动、炉顶压力异常、冷却水漏失等 23 种突发情况的判断标准和处置流程。“上次遇到膨胀罐液位突然下降,我们立即按清单步骤启动排查监测,及时发现了风口小套破损隐患。”高炉工长许岩表示,清单就像“安全保护罩”,让风险管控更有针对性。

清单化管理在于将难以预测的生产风险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它打破了应急处置依赖个人经验的局限,用标准化流程为安全生产装上“双保险”。这种将经验转化为标准流程的管理创新,有效弥补了传统"经验型"操作的不足,使风险防控更加精准、高效。

“清单化”管理为铁前赋能增效

清单赋能:推动质量升级

在质量管控环节,《炼铁工序质量评估清单》发挥着关键作用。炉长张小帅在日常验收中,严格依据清单中8大维度、116项量化指标开展工作。从“炉顶压力超±5kPa2分”的压力控制标准,到“铁水[S]超标0.01%5分”的成分要求,每项指标都明确规定了验收方法和评分标准。评估结果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了“以标准促规范、以考核提质量”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高炉操作的精益化管理。

从人才培养到安全生产,从异常处置到质量管控,清单化管理已全面融入炼铁工序的各个生产环节。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运营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更为企业实现“本质安全、高效低耗、绿色智能”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何光钊 邓铁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