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风,拂过田埂催熟了秋日的收成,也吹热了龙钢公司的轧钢生产线。农家地头,人们弯腰忙碌着迎接一年的收获;钢铁厂区,机器轰鸣不歇,一群有志青年借着秋日“抢收”的昂扬劲头,在钢铁洪流中耕耘属于自己的“丰收”。他们用青春坚守与硬核担当,奏响了秋日一线生产的激昂乐章。
	
	匠心护“机”,高原飞的“设备守护战”
	晨光微寒,轧钢生产线已是热气腾腾。钳工班班长高原飞提前半小时到岗,手里攥着扳手、提着点检仪,开启了一天的“设备把脉”。
8点整,轧机启动,如钢铁巨擘般吞吐红坯,带钢裹着热浪似银龙穿梭其间。高原飞的脚步没停过:蹲下身测轧机轴承间隙,凑上前查传动齿轮磨损,伸手摸液压管路是否渗漏,哪怕设备外壳沾了一丝异常油污,他都要顺着痕迹找到源头。“设备就是生产线的‘庄稼’,得天天守着才放心。”他总这么说。检修窗口期一到,他立刻带领班组冲上去,拆零件、换部件、做调试,动作利落不拖沓,在轧机轰鸣里筑起设备顺行的“秋日防线”,为轧钢高质量生产把好第一道关。
	
	守炉护“热”,黄鹏飞的“热力守护记”
	厂区的秋风带着凉意,加热炉区域却热浪灼人。炉内烈焰烤得钢坯通红,炉外温度直逼40℃。90后加热炉工长黄鹏飞守在这里,悉心照料着生产线的“热力心脏”。
	走进加热炉操作区,最先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热浪。操作室特意留着暗,方便透过观察窗紧盯炉内,跳动的火焰映红了黄鹏飞的脸,他的目光死死锁着钢坯,手指在控制台上灵活起落,温度差0.5℃、压力波动0.1MPa,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钢坯加热不均,后续轧制全白费,必须精准到毫厘。”
每小时一次的巡检,他雷打不动:绕着炉体查炉门密封,凑近烧嘴看燃烧状态,盯着输送轨道校准钢坯推进节奏,身影在热浪与秋风间来回穿梭。有次钢坯加热出现温差,他连夜翻资料、调参数,直到炉内温度稳定才离开;炉体偶发小故障,他主动留下来协助维修,直到设备恢复运转。他用细致与坚持,为生产线源源不断注入“热力”。
	
	精轧守“质”,徐乐的“品质保卫战”
	十月中旬的田野间,处处是“抢收”的忙碌景象;轧钢精轧区域,同样是一片“抢干”的热潮。轧钢见习副工长徐乐的身影格外忙碌。他借着这股秋日干劲,把“守好带钢品质”的责任牢牢扛在肩头。
	精轧机前,他的脚步总是急促却稳,从操作台到轧机旁,往返跑着调参数;俯身查看辊缝精度,指尖划过带钢表面查瑕疵;换辊时协调班组衔接,生怕耽误一分钟。“带钢质量就是‘收成’,半点不能马虎。”遇到带钢表面出现细微划痕,他立刻召集班组查原因,从原料到轧制参数逐一排查,直到问题解决;换辊任务紧时,他主动加班,和工友一起搬工具、卸旧辊、装新辊,汗水浸湿了工装也没停下。他像田间抢收的农人,凭着“时不我待”的劲头,守好每一班岗,护好每一米带钢。
	田埂上,满仓的收获是秋日的答卷;生产线上,钢水奔流、效益上扬是龙钢青年的“丰收”。这群钢铁青年,虽身处与农田截然不同的战场,却有着和农人一样的执着与担当。他们借秋日“抢收”的劲头护设备、保热力、守品质,在钢铁舞台上,用一场别样的“秋收”,诠释着奋斗的真谛。(龙钢公司 赵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