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聚焦研发技术服务 赋能产品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4-07-16    作者:刘芮华 任媛    
0

长期以来,创新研究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内求效益、向外谋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创新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速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研究院在推进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聚焦研发创新和技术服务至关重要。

破解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

新品研发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产品转型升级的核心策略和手段。强化研发技术服务,要坚持面向市场,主动对标行业先进企业,找准差距,明确提升方向,推动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升;坚持解决实际问题,攻克炼钢、轧钢等生产过程存在的关键技术难点,提高主业公司钢铁生产效率,降成本、增效益;坚持工艺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着力培育精优产品,通过标准引领,深入开展40Cr系列产品以及低合金高强度钢Q390C等6项产品的研发技术服务,加速高附加值品种钢与先进材料研发。

加速新品研发,实现“产品创新”。

研发技术服务必须顺应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大局,要瞄准“高强建材、优特线棒、精品板卷、多型管材”多元产品谱系,全力实施好“双EVI”模式,加快产品、装备、技术等迭代升级,助力“禹龙”产品快速切入中高端产品市场,加速推动扭亏增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要瞄准高强化、绿色化、高韧性等先进钢铁材料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索钛、镁等新材料领域,做深做实研究储备,掌握核心技术;要瞄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出高价值成果,不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力、竞争力。截至目前,实现超高强抗震钢筋产品实现Φ6mm-32mm盘螺、直条品规全覆盖。

赋能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创新”。

高质量研发技术服务赋能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我们要持续推进“人才+项目+平台”的科技创新资源一体化布局,做实做优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与北科大、西交大、西建大等高校,以及中石油国家管研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务实合作,加快研究型实验室建设,全面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承担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加速突破钢铁材料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当前,高强钢筋系列T63等4项新产品列入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9个项目获得汉中市汉台区“五小”创新成果,申报各类科技奖补政策10余项,科技政策创效1500余万元。

强化团队建设,实现“人才聚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必须将人才资源开发好、用好。为此,我们要持续深化市场化选人用才机制,充分发挥公司科研平台优势,汇集五湖四海行业人才,从产品转型、产业集群的战略任务出发,确保人岗匹配;要聚焦转型发展目标,持续完善“引、育、留、用”人才一体化机制,使得高质量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要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逐步形成“政校企”三向奔赴、三方聚力、同频共振的科技创新生态格局,在新品研发、人才培养、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强力赋能转型发展。截至目前,专业技术职称得到晋级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当前扭亏脱困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要持续聚焦研发技术服务,在高强钢筋、中厚板、钛/钛合金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方面持续突破,加速锻造新质生产力,坚决抛弃“盆地思维、躺平心态”,全力以赴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创新研究院 刘芮华 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