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天白天我市临渭区、韩城市、华阴市、华州区、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的部分镇(街办)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请注意防范。”面对持续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钢城人迎难而上,奋战在保障生产运行的第一线。他们用汗水改写着“极限”的定义,用坚守诠释着“战高温、斗酷暑”的硬核担当。
42℃:炉前工在“火焰山”上炼真金
“进入5#高炉炉前区域,就像进了蒸笼。”炉前工王晨涛抹了把脸,汗水刚擦去,又顺着安全帽边缘滚落。他紧盯炉口跃动的火光,护目镜后的目光坚定而专注。“铁水1500℃,我们离它只有几步远。阻燃服能挡住高温,但热浪还是像针一样往骨头里扎。”身穿厚重的阻燃服,戴着棉手套的他,正手持铁锨清理铁口残渣。汗珠砸在滚烫的地面上,“嗤”腾起白烟,他却浑然不觉,依然稳稳地站在千度铁水前,寸步不退。
42℃是体温计的上限,但对炼铁炉前工来说,却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起点。他们用灼红的皮肤对抗热浪,用浸透的工装丈量汗水。这群无惧极限的钢铁战士,用坚守重新定义高温。
60米:环境监测工在高空上“烤”验初心
当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被定格在50米,环境监测工师飞却将战场延伸至60米以上的监测塔顶。盛夏的骄阳将铁梯炙烤得发烫,每一级台阶都在诉说着“人工监测”不可替代的温度记忆。
8:30,热浪已开始肆虐。背负20公斤烟尘测试仪设备的师飞,正攀爬着280级的“火焰阶梯”。“这铁栏杆烫得根本握不住。”他咬紧牙关向上攀登,在晃动的梯身上与热风搏斗。塔顶的监测仪旁,汗水顺着脖颈流进工装,后背很快洇出大片深色,额头上的汗珠“啪嗒啪嗒”砸在梯级上,瞬间蒸发。
60米,从来不是终点。这些“云端卫士”们顶着烈日爬塔,冒着酷暑采样,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编织着最坚实的环保防护网。在高空之上,守护着企业的“绿色防线”。
100%:计量维修工用脚步丈量“滚烫战场”
衡器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企业物资计量的关键保障。面对车辆增多、人员紧张的情况,计量维修工始终坚守岗位,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北门2#衡器、东门9#衡器挡杆故障。”“2#衡器进口的监控画面出现异常。”“1#衡器磅吞吐卡机不吸卡……”接到报修后,计量维修工王森迅速背上工具包赶往现场。趁着车辆过磅间隙,顶着高温和刺鼻的机油味,熟练地拆卸、调试、安装,争分夺秒完成维修。最忙时,他一天要跑16台衡器,从汽车衡到轨道衡,逐一排查故障。微信步数排行榜上,“32568”的数字格外醒目。
“电池没电了能充,设备故障了可以修,但生产停不起。”王森拍了拍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疲惫却坚定地笑着说。在他看来,100%的电量也抵不过钢铁人“轻伤不下火线”的拼劲。
他们并非不知酷暑难耐,只是更懂责任的分量;他们不是铁打的身躯,却有着比钢铁更坚韧的意志。在这高温肆虐的盛夏时节,钢铁人以实际行动演绎着一曲感天动地的“战高温”壮歌,用最朴实的行动和汗水诠释了钢铁人的责任与担当。(龙钢公司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