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钢公司牢牢把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围绕“一切以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理念,强化精益管控,深度挖潜降本,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全方位、多渠道助推降本增效取得实效。
精益管理做“加”法,全员参与,深入融合
汉钢公司按照“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业务主导、协同推进”思路,深入推进精益管理,积极发挥业务管控和监管职能,不断优化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各管理层级、专业部门深入推动“经营生产、精准控制、服务协同”思维落地见效,把工作的硬性安排布置变为用心指导、包保帮促,推动常态化督导,让基地服务见人见事。建立全过程监督整改登记台账,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坚持“治已病、防未病”,将具体问题整改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对查出问题逐项分解整改任务,层层落实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努力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强化治理,提高管理效能。
同时强化对精益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制定双向管理评价机制,以“向上”考评为驱动器,以“月检查、季测试、年评价”的立体监督模式,有效提升精益管控能力,全面推动生产系统联动、有序、高效、有质。
成本优化做“减”法,开源节流,精打细算
汉钢公司锚定“极致降本”目标,各专业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成本优化管控制度,实行周期考核、层级核算、奖励到人的考核机制,设置基层单位-车间-班组-岗位-四个层级考核体系。根据各生产单位生产工艺实际、设置定额成本,核算实际节超比,将成本精细化管理延伸到生产的全过程点。同时,通过日分析、日改进、日提升的原则,每日召开成本分析会,严格日清日结。
在生产过程中,还把成本管控融入到全流程工作中,从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精确调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到配加物料时精准计算,实现最优化搭配,减少冗余用料;从设备维护的精心安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到工艺优化的深入探索,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损耗。各级成本管理员如同精打细算的“账房先生”,一笔一划算好“成本账”,以精细化管理促进降本增效。
提质增效做“乘”法,深挖内潜,大幅增效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汉钢公司将小创新、小技改作为深挖内部潜力的突破口,用小技改做出提质增效大文章。
为改善原有烘烤器设备整体性能降低,煤气利用率低,能耗较高,烤包效果差的问题,汉钢公司炼钢厂结合现有先进工艺,对富氧烘烤器进行改造。在对原有烘烤器烧嘴、管道、风机、电气控制箱等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增加氧气管道,烘烤过程自动点火,燃气、空气、氧气可根据烘烤情况调节比例自动配比,同时可针对不同中包材质导入烘烤曲线,实现智能烘烤,年创效可达87.49万元。他们巧用一个技改“金点子”,破解生产难题,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通过全员降本增效项目、查找提改献、项目攻关、金点子征集等有效手段激发全员创新创效能力,开展小计小革百余项。
数智创新做“除”法,数智赋能,提质增效
自钢后智能管控系统的投入以来,汉钢公司全面优化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能决策体系,形成“智能+协同”生产制造模式,切实将“人、机、料、法、环”多维度连接。
在各层级建立“数据思维”,即“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增强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数字管控替代人工经验管控,有力推动人员管理思维转变,从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的精准分析。同时,以数字化集控替代了传统的分散控制,推动人员操控方式转变,形成了高效运行模式。
“钢后MS系统,涵盖了从计划到生产全过程监控,对钢种规格、铁水成分、冶炼周期等做到全面掌控,为生产组织、信息传递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汉钢公司炼钢厂生产组织人庄贵林说。(汉钢公司 杜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