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月”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汉钢公司烧结厂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升,巧妙融合“经验借鉴”与“技术创新”,依托“人才坐标”这一战略基石,全面启动了一场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深刻变革。
聚焦生产新需求,精准施策引领工艺革新
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汉钢公司烧结厂将“降本、提质、增效”作为核心驱动力,凝聚全员力量,在“质量月”期间,更是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深入剖析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精准定位工艺优化的关键点,从基础配矿的精细调整,到炉料结构的科学重构,再到设备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每一步都力求精准高效。确立了更为严苛的质量标准,如烧结矿R±0.08的精细控制区间,烧结矿优质品率设定目标由原来的≥70%提高至≥75%,烧结矿合格率设定目标由原来的≥98%提高至≥99%,促使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实现双提升。
在生产组织方面,汉钢公司烧结厂科学谋划、系统部署,详细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细化到天、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该厂密切关注国内矿供应动态和回收物料库存情况,并灵活调整物料堆放和混匀策略,为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聚焦质量新动向,人才赋能全员参与
汉钢公司烧结厂紧密围绕活动核心,将质量管理的精髓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班组,让质量管理经验进班组,让质量管理“专家”进岗位,通过“质量互访”专项行动,厂领导身先士卒,深入生产前沿,亲自监督工艺纪律的执行,对生产过程控制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下,该厂的技术人才队伍重新完善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对烧结过程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对下道工序反馈的种种质量挑战,该厂迅速响应,成立专项“QC”攻关小组,依托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团队智慧,精细控制原料配比、优化烧结温度曲线、加强在线监测与调整,使烧结矿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得到了显著提升。
聚焦管理新模式,持续赋能设备升级
汉钢公司烧结厂持续深化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了以点检标准化和岗位巡检标准化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主体设备运行能力打分评价机制”,以设备运行率为核心指标,每月为包机人进行量化评分,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顺行。此外,烧结厂还成立了“党员检修先锋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快速响应设备故障、突破检修难题。同时,聚焦设备性能提升与技术瓶颈突破,建立设备“一机一档”,实现设备管理的透明化与精细化。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年作业率稳步攀升至98%以上。
聚焦降本新举措,提质增效经济烧结
为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深入实施生产流程优化策略,通过稳定物料下料和水分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严格把控混料水分,落实“厚铺慢转,平铺烧透”的烧结方针,使烧结矿质量显著提升。
正如混料班长屈建龙所言:“不同的原燃料就像不同地方产的米,要烧好一锅饭,米和水的比例是有讲究的。”在烧结生产过程中,该厂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控制与优化。
此外,加强对不同原料结构下烧结生产工艺的对比研究,提升原料性能的掌握及烧结工艺调控能力。结合当前原燃料条件,不断摸索并优化含铁料配比,秉承提质降耗的理念,为打造经济、高效、绿色的烧结生产模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汉钢公司 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