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瞧,这里的“创新风”吹开了“效益花”
发布日期:2024-05-15    作者:杨莎莎    
0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汉钢公司炼钢厂围绕极致降本和十大硬仗重点工作,以创新长效机制为抓手,不断激发员工在降本增效、安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活力和创效热情,为实现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了不竭动力。

拓思路,让创新思维“破土萌芽”

瞧,这里的“创新风”吹开了“效益花”

“创新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更是改变现状、提高效率、创造价值的动力源泉!”近日,在汉钢公司炼钢厂创新创效交流分享会上,原料铁水预处理班王伟说到。前不久,他提出的“建立铁水预处理脱硫数据库”荣获了公司查找提改献创新项目三等奖。

该单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创新讲堂等为载体,积极发挥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解决降本增效难题和生产经营难点为出发点,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分专业组织开展创新经验分享、革新成果交流,积极开展“头脑风暴”,营造全员参与工作创新的良好格局,掀起全员降本增效热潮。同时,以技能提升为目标,坚持“必学”与“点餐”相结合,创新开展“实训+实践”“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技能培训,还探索实行课后“打分制”和“回访制”,强化效果跟踪服务。今年以来,该单位已开展创新交流分享会4次,针对转炉操作提升、LF炉降本增效项目、直上工艺操作、塞棒使用技术培训等专项授课20余场次。

强攻关,让创新步伐“提档加速”

瞧,这里的“创新风”吹开了“效益花”

“如何降低熔剂成本”“生产组织如何优化”“转炉节奏如何提升”“矩形坯生产产量如何提升”?针对安全、生产、降本、提效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汉钢公司炼钢厂以技术创新、技术攻关为抓手,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健全“揭榜挂帅”制度,通过“激励+奖励”的方式,以“市场化结算+创效奖励考核、关键岗位考核”模式,以党员攻关队、青年突击队为抓手,以王德中创新劳模工作室、韩伟技能人才工作室为载体,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到创新创效活动中。

“作为技术人员,我深技术创新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也将不遗余力认真钻研、精进技术,把创新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作为自动化仪表工,张翰今年以来参与实施了炉前可视化系统改造、除尘风机调速改造、炉后吹氩柜空气过滤器改造等创新项目近10项。

同时,该单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公司产品转型升级步伐,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提升转炉煤气回收量、提高板坯连铸中间包浇注寿命攻关等技术进步项目近20项,成功实验开发了HRB650、Q355B、0345qC、Q355ND等钢种,有效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搭平台,让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瞧,这里的“创新风”吹开了“效益花”

“连铸跨110吨天车龙门钩不能满足连铸塞棒中包吊运,新申报龙门钩吊具价格高、制作周期长,我们维修班正在研究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后可节约成本60余万元。”

“在3#机保安水逆止阀前后5米处加装一根50mm联通水管道,同时在管道上安装逆止阀、闸阀,可节约目前结晶泵补水电耗4.7万元/月。”

前不久,在炼钢厂召开的“降本增效创新金点子”讨论会上,各单位职工代表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创新思路。

为想创新职工搭平台,让善创新职工有舞台。汉钢公司炼钢厂大力倡导“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深挖节约成本、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修旧利废“效益账”,并广泛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全员降本增效项目征集;制定各车间修旧利废指标,坚持能修复的备件绝不采购,自己能干的活绝不外修,切实将每项降本的“小芝麻”聚成“大效益”。今年以来,炼钢厂征集查找提改献147项,申报全员创新项目43项,开展修旧利废115项,合计创效560余万元。

此外,该单位还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创新成果表彰,抓好创新能力的激活转化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形成了“人人争当创新能手”的良好氛围。(汉钢公司 杨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