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龙钢公司紧盯安全生产,以班组“微课堂”为创新抓手,将安全管理渗透到生产一线,通过“扎根现场、互动提效、机制护航”三大举措,推动安全意识转化为干部职工自觉行动,为节日安全生产筑牢坚实屏障。
	
	现场当课堂 靶向学安全
	“大家看,煤气集中监控系统需24小时运行,煤气压力要控制在4kPa以上,压缩空气压力高于0.3MPa,小马,测一下实际数值。”国庆期间,龙钢公司加热炉班组的“微课堂”在设备旁开讲。班长杨帅指着现场设备讲解关键参数,员工们围在一旁边听、边记、边操作,展现出“车间变课堂、设备当教材”的特色实景。
为破解安全培训“纸上谈兵”的难题,龙钢公司摒弃“统一课件、集中授课”模式,将“微课堂”搬至生产现场。炼钢厂转炉班组把吊具检查、指挥手势等要点贴在天车操作室旁,对照实物拆解操作流程;能源管控中心沿煤气巡检路线设置“教学打卡点”,每到一处就结合现场管道、阀门讲解泄漏排查技巧;轧钢厂在钢坯运输出入口设置“安全教学角”,结合案例讲解车辆避让等注意事项。“以前靠死记硬背,现在对着设备学,重点一目了然。”青工同玉麟说道。目前,“微课堂”已覆盖设备维护等20余个关键领域,实现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推动员工“带着问题学、对着需求练”。
	
	互动强实训 意识入人心
	“操作台突然漏电,手边有绝缘手套和断电开关,第一步该做什么?”炼钢厂连铸班组“微课堂”上,安全员周亚辉抛出问题,新员工立刻围在一起讨论,有人说“先断电”,有人补充“要先戴绝缘手套再操作”,现场气氛热烈。这种“提问+讨论+实操”的互动模式,是激活“微课堂”成效的关键。
为避免“微课堂”沦为“单向说教”,龙钢公司创新互动形式,选拔“技术能手”“安全标兵”担任“微讲师”,带领员工查隐患、学操作;复盘典型事故案例,让员工结合岗位实际查漏洞;推进情景模拟演练,模拟设备故障、机械伤害等场景,让员工演练应急救援全流程,提升应急处置及协同能力。
	
	机制固长效 防线不松懈
	“‘微课堂’不能搞‘一阵风’,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守住安全底线。”为防止“微课堂”流于形式,龙钢公司建立多重保障机制,推动安全管理从“短期突击”转向“常态坚守”。内容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生产任务、设备状态等提前制定计划,国庆期间增设设备满负荷运行维护、疲劳作业防范等内容,若个别岗位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立即加开专项课及时纠偏;在成果巩固上,通过“理论测试+实操考核”检验学习成效,不合格者重修直至达标;将“微课堂”开展频次、员工参与率纳入班组绩效考核,同时设立安全巡查组,深入各班组查看开展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并优化调整。
	安全生产没有“完成时”。后续,龙钢公司将持续深化“微课堂”成效,将安全管理经验转化为“班前微学习、班中微检查、班后微总结”的日常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龙钢公司 高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