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原料堆场的烈日下,还是转炉平台的炉火前,总有一群佩戴党员徽章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扎根各自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让党性在实践中锤炼,让初心在奉献中闪光。
匠心铸就先锋本色
“每一粒合金都要算清‘效益账’,这是作为老党员的本分职责。”徐建军抚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话语朴实却坚定。作为炼钢厂原料作业区合金区域的“掌舵人”,已经有28年党龄的他,见证了厂区的每一次升级改造,也把“精打细算”刻进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目前可生产70多种钢材,需要的合金种类较多,且合金管控及配加直接影响钢水质量及生产成本。为此,徐建军带领班组员工针对不同钢种所需求的合金量进行逐一细化,及时了解生产需求,严格把关领用流程,切实为转炉生产做好“营养”输送。“党员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怕担责。”这是徐建军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当有新员工入职,他总是会手把手耐心教导合金牌号、外观、堆放等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合金区域连续5年保持“零错配、零浪费”记录,也成为分厂内的“标杆党员责任区”。
初心如炬忠诚守护
“废钢质量是炼钢的第一道关口,党员必须守在最前面。”原料作业区废钢工长王保义,用15年的党龄诠释着“守门人”的担当。
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岗,穿着反光背心穿梭在废钢堆场,对进场废钢的成分、规格、杂质含量逐一核查。去年雨季,一批废钢因淋雨导致水分超标,拉运司机想蒙混过关。他发现后,立即要求按规定重新检测,并耐心向司机讲解相关标准要求。“不是我们较真,不合格原料进了炉子,既浪费成本又影响质量,任何人都担不起这个责任”他向司机解释道,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源于内心坚守的那份原则。
为提升验收效率,他牵头制定了《废钢验收标准化手册》,将12项关键指标细化为“一看二测三核对”的实操流程,并组织成立“党员突击检查小组”,对夜间、节假日等关键时段加强巡查,使废钢验收合格率从96%提升至99.5%,每年拦截不合格物料近300吨。
信念如磐尽显担当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党员就得‘婆婆嘴、铁心肠’。”安全环保室安全员杜海涛,用21年党龄筑牢了生产现场的“防护网”。
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走遍厂区23个重点风险点,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针对炼钢区域高温、煤气、动火作业多的特点,杜海涛将各作业区划分为4个帮扶责任区,由党员带头签订安全承诺书,每周牵头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使区域隐患大幅下降。去年夏天,在一次巡查中发现电极电缆绝缘层有老化情况,他当即要求停产整改,有人觉得他“小题大做”,他却严肃地说:“安全隐患就像定时炸弹,若不较真,就是对大家生命的不负责任。”为了让安全知识更加入脑入心,他收集整理近5年的典型事故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在班前会上现身说法,切实提高了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像徐建军、王保义、杜海涛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党龄不同、岗位各异,却有着同样的坚守。他们把党员徽章戴在胸前,把责任扛在肩上,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答卷。(唐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