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钢公司转型升级的桥头堡,中厚板产线汇聚了诸多新质生产力元素,其中超快冷系统主要作用是为钢板快速冷却、提升力学性能。但中厚板投产以来,超快冷部分缺陷制约着其功能发挥,为此,今年上半年,轧钢厂集中内部技术力量,为超快冷设备进行了多次优化改进,实现该设备再换新颜。今天,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超快冷的“冷”改造,看看技术人员是怎么让它变得“智”冷如风。
第一招:水泵不再“任性”,自动调频更省心
中厚板产线投产伊始,因超快冷供水泵不具有自动调频功能,生产过程中需靠人工盯着水箱液位来手动调频,此项工作不仅费时费力,水压波动就像“过山车”,严重影响超快冷冷却效果。
怎么办?别慌,轧钢厂二级智控维护人员巧思妙想,利用PLC控制程序,为其加装智能控频功能。其工作原理可根据水箱液位高低,自动调节水泵频率,当高液位时低频运行,省电又安静;中液位时中频运行,稳定输出;低液位时高频冲刺,全力补水。
自6月初该项改造完成投入运行后,已实现超快冷完全自动补水功能,为板材生产更稳更快“降温”带来坚实保障。
第二招:水泵房和主控室沟通无阻碍
前期生产过程中,中厚板主控室和水泵房的信息传递一直是靠电话沟通,但面对产线各钢种规格的快速切换,靠“嘴”传递信息犹如古时候烽火台传递军情,显得落伍又低效。
面对这项难题,轧钢厂中厚板作业区主动作为,智控维护人员通过在水泵房PLC与超快冷PLC之间建立实时通讯连接,将每个水泵的启停状态、运行频率全部呈现在轧线主控室的超快冷控制画面上,为两者实现了“通讯大升级”。
现在,轧线主控室操作员在超快冷控制画面,便能清楚看到水泵房哪台泵在“加班”,哪台在“摸鱼”,频率多少,状态如何,一目了然。更关键的是,面对不同钢种的快速切换,操作人员可提前安排水泵组的运行策略,大大提升了板材生产的稳定性。
第三招:“临场应变”,柔性升级真灵活
在板材生产过程中,MES系统(L3系统)总是扮演统筹管理的角色,其中超快冷L2系统执行冷却工艺,需要从MES系统里获取。但实际运行时,当遇到有新品研发或工艺调整的钢板时,MES里的相关信息还没更新,造成超快冷L2系统无法快速获取最新的冷却工艺参数,形成MES冷却工艺更新跟不上工艺调整步伐的尴尬局面,影响产品质量。
怎么破解此项瓶颈问题?经过轧钢厂板材作业区智控维护人员与厂家多次沟通,并查阅多项技术资料后,一个精巧的方案形成了。他们在轧机L2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修改权限”,该权限允许操作人员在MES数据未更新的情况下,手动修改冷却控制信号后再发送给超快冷L2系统。
此项创新,即使MES系统下发工艺滞后、冷却方式不同,下级接收系统也能“临场应变”,确保每一炉钢都按照最新的要求进行冷却处理,真正实现“柔性控制”,也将为后续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述超快冷的三项改造看似不大,但实则意义非凡,它们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切实推动板材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后续,轧钢厂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更多“小改造”释放“大能量”,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张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