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年的职业生涯里,9年的党务工作经历,让他成长为这十里钢城的一面鲜明旗帜。面对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与挑战,他总是冲锋在前,用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初心使命。他就是汉钢公司炼钢厂连铸党支部书记王德中。
忠诚担当,筑牢信仰之基
他自认为还是一名党务工作“新”人,坚持在理论武装上先学深学、笃信笃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争做党务工作的“内行人”。两年来,通过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方法,以微课堂、微视频、大讨论、上讲台等方式,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党纪学习教育”等教育宣讲10次,支部书记讲党课8次,多渠道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12次。常态化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谈心谈话、调研座谈等工作,对内部不稳定因素、关键人员进行重点管控化解。同时,他始终抱着“初心易得,贵在践行”的认识,不断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结合支部实际,制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工作机制,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具体工作中,确保党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勤勉务实,夯实党建之本
他坚持党建与生产同向发力,争做党建创新的“探索者”。面对党建工作定位不准,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他聚焦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通过开展党建促安全、党建促生产、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生产献计策等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他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将培训课堂搬到生产一线,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多元化培训模式,定期开展《安全操作规程》《连铸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培训,切实帮助职工快速提升安全技能和操作技能,两年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2次,并培养出10名专业技术骨干,成功结成党员与群众帮扶对子10对。
无私奉献,诠释初心之坚
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挖掘降本潜力。牵头实施的多项改造项目和攻关课题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矫前辊加入冷却水,成功提升了辊子的使用寿命;自动加渣硬管加长弯管加厚,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工艺,精准控制板坯负公差范围,降低了钢水消耗等。他积极推动中包负压烘烤、大包注余、中包注余、40Cr浇注优化等多项攻关项目,年累计降本120万余元。同时,他不断实践研究,在保证钢坯质量的情况下,成功将坯头、坯尾控制在700mm以内,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他不断强化支部两个作用发挥,先后组织党员突击队6次,高效完成了冷钢回收、基坑清理、二冷室校弧等“急难险重”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党员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提升了支部影响力和号召力。
履职尽责,彰显党员之为
他结合连铸工艺和设备特点,带领党员及技术骨干开展技术改造15余项,多次荣获国家专利授权,其中“用于弧形连铸机无夹持段生产矩形坯的二次冷却装置”成功突破了连铸生产“小方坯”的瓶颈,使单台连铸机产能提升23%;创新采用“子母扣”水口更换法和中包塞棒通氩法优化40Gr浇注工艺,成功解决了上、下水口堵塞以及浇注过程中频繁更换水口的难题,年创效约17万余元。同时,他坚持及时复盘、总结分析,先后撰写学术论文11篇。其中《R10米弧形连铸机无密排辊加持段矩形坯生产技术》荣获“陕西省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起草编制的《板坯连铸热换中包方案》《中包热换SOP程序》成功解决了板坯连铸机中包仅能单一浇次浇注的生产瓶颈,促使板坯连铸生产能力进入稳产、高产的新阶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王德中用忠诚、勤勉、务实和创新,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企业转型发展强“根”固“魂”。(薛生旭 李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