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马上提!问题直接反馈到后台!”近日,汉钢公司烧结厂的职工们纷纷热议这个新上线的“信息直通车二维码”。只需手机轻轻一扫,就能将生产、薪资等问题一键直达管理科室,24小时内必有回复。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让职工感受到了“说话有人听、诉求有人管”的尊重与温暖。
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窗口
长期以来,基层职工的意见反馈往往需要经过班组长、作业区主任等多层传递,效率低、易遗漏。如何打破沟通壁垒?6月中旬,汉钢公司烧结厂正式推出“信息直通车”二维码平台。
走进烧结厂生产值班室,醒目的“信息直通车”二维码标识牌随处可见,仿佛在热情地邀请职工们畅所欲言。这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背后,是集建议收集、问题反馈、进度查询于一体的智能平台。平台上线首周,累计收到职工反馈5条,涵盖劳保用品发放、餐车菜品调整等3类问题。其中4条诉求已在24小时内得到响应。
为了确保“直通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不沦为“空架子”,该单位还配套建立了一套高效闭环管理机制。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将其分为立即办、限时办、研究办三类,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分流转办,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信息直通车”带来的不仅是问题解决,更悄然推动着烧结厂管理模式的升级与变革。配料作业区设备员刘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反映设备隐患需要层层上报,比较耗时,现在扫码提交后,很快就能得到反馈。”上周,他提交的燃2#皮带跑偏问题,在2小时内就派人来进行了调整,问题响应时间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更是实现了“零延迟”处理。
一名匿名职工反映“2#烧结机小格巡检通道照明不足”,生产技术室接到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现场核查,当天便加装了两台LED灯,隐患消除速度创下新纪录。
平台运行半个月来,职工反馈问题设备维护类建议增长,安全环保类诉求下降,管理流程类咨询减少。已有11条职工提出的工艺改进建议被采纳,预计年节约成本80万元。
从“通”到“畅”的升级之路
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厂长接待日”活动,厂长现场解答关于技能等级评定、薪资分配等热点问题,并逐一解答二维码收集到的各类意见建议,这种“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沟通方式,让管理决策更接地气。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烧结厂“以职工为中心”管理理念的生动实践。它拆掉了“隔心墙”,铺就了“连心路”,更让“有事您说话”从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宁蕾 蒋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