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雨润思廉
发布日期:2025-10-14    作者:秦辉    
0

钢城的日常,常被炙热的炉火与轰鸣的机器声所笼罩,紧张而又忙碌。然而,当一场骤雨倾盆而至,瞬间就改写一切,雨幕如帘,雨点似豆,仿佛天地共奏出一曲沁人心脾的交响乐,让人不禁驻足欣赏,思考良多。这钢城之雨,恰似一柄利剑,劈开难耐的暑气,涤荡尘埃;又如一面明镜,映照浑浊的初心,去伪存真;宛若一缕清风,拭去浮躁的迷雾,校正坐标;更像一声警钟,敲醒麻木的神经,余音绕耳。

钢城之雨,涤荡尘浊,淬炼清朗。那雨,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却蕴含着天地至理。乌云压顶时,雷声如鼓,闪电似剑,恰似《周易》所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昭示着变革与新生之力。雨点倾泻而下,冲刷所到之处的锈尘,浸润干渴的土地,让草木挺拔,让空气清冽。此景恰如党风廉政建设之效:以雷霆之势破除阴霾,以甘霖之泽滋养土壤。铁水奔流,似纪律的洪流不可阻拦,纪检监察的目光,似炉前的风眼,洞察着每一处隐患。

钢城之雨,去伪存真,始见本色。雷声隆隆,那奋进的节拍,在细数炼钢工艺流程的同时,又演绎了一部“脱掉稚嫩,去掉浮躁,调整心态,完成蜕变”的廉政寓言。选矿时筛除杂质,如党员干部须“日三省吾身”,勤掸思想尘埃;烧结的过程,各种物料紧密融合,各种元素充分反应,似“大监督”机制织就的密网,让腐败问题无处遁形;转炉中的碳氧反应,恰似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唯有刮骨疗毒,方能铸就纯净钢水;连铸成型时快速冷却,正如制度固化之要义,将廉洁规范铸入组织肌理。《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钢不炼、不成材,人不廉、不成贤——唯有经千锤百炼,方可立不朽之魂。

钢城之雨,校正坐标,筑牢防线。钢城之强,非独赖炉火之炽,更在人心之清、干事之正。“人正、心正、气正、行正、品正、清正”的廉洁文化,是钢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当如《论语》所言“君子慎独”,于无人处亦守廉矩;党内监督“四种形态”,重在治“未”病,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四责协同”落实,效法商鞅“徙木立信”,言出必行,有责必究,失职追责。观冶炼流程,每一工序皆环环相扣,若一环疏漏,则钢质尽毁;党风建设亦然,教育、监督、问责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钢城之雨,余音绕耳,廉风长存。骤雨终歇,钢城重现澄明。虹桥横跨天际,恰似清廉之路连通人心;淬火后的钢材泛着冷光,正如制度约束下愈发坚韧的组织。廉洁文化非一朝一夕之功,如《墨子》所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长期浸润,方能化风成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应当以“愚公移山”之志,持续推进廉洁教育,以“春风化雨”之法,让清风浸润每一位钢铁人的心田,常涤常新,方能守得十里钢城长空清。

立于陕钢集团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下眺望,雨后的钢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雨洗过的钢架,折射出的是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政治清明;那炉火映红的天空,辉映着的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赤诚之心。让我们以钢城之雨为鉴,以钢铁之志铸魂,在淬炼中迎来钢城清风永在,在坚守中书写龙钢基业长青!(龙钢公司 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