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陈仓老街半日游
发布日期:2025-10-13    作者:赵建宏    
0

算起来,我离乡到外地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这次回宝鸡,儿子说要带我去陈仓老街转转,说那里能看见“老宝鸡的影子”,我心里头早就盼着了倒不是图新鲜,是想找找年轻时在城里奔波的那些日子。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陈仓老街精心策划非遗打铁花、民乐快闪、周礼乐舞等特色文旅活动,凭借丰富多元的体验成功聚拢超高人气,一跃成为宝鸡市民及周边游客争相前往的热门打卡地。

刚走到街口,我就愣住了。青石板路被雨水润得发亮,两旁的房子还是老样子砖墙上刷着“陈仓公寓”的黑字招牌,木头窗户带着黄铜搭扣,连街边的路灯都是老式玻璃罩的。最让我眼熟的,是广场上那台墨绿色蒸汽机车头,跟我年轻时在宝鸡火车站见一模一样。那会儿我二十出头,常坐绿皮火车去西安闲逛,车头一冒烟,整个站台都飘着煤屑味。现在看着这台机车,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冰凉的铁皮,好像还能听见当年“哐当哐当”的火车声。

往里走,更热闹了。凤翔泥塑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老师傅正捏着彩泥,手里的坐虎圆滚滚的,红耳朵、黄身子,跟我小时候在农村庙会上见一模一样。那会儿母亲总说,泥塑坐虎能“镇宅”,每年都要给我买一个挂在床头。现在看着小孩子们围着摊位吵着要上色,我也凑过去跟老师傅聊了两句,他说这手艺传了三代了,现在年轻人愿意学,他就高兴。说着还递来一个没上色的小泥塑,我试着涂了两笔,手有点抖,却想起当年跟母亲一起给泥塑描色的日子,心里头暖烘烘的。

逛到晌午,肚子饿了,儿拉着我去捌玖拾小吃街。刚走到巷口,岐山臊子面的酸香味就飘过来了,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馋虫。年轻时我在厂子里上班,每逢休假回总要约上发小一碗臊子面,那会儿的面馆就在现在经二路附近,面条筋道,臊子肉给得足,酸汤喝着开胃,一碗下去疲惫便一扫而光。现在坐在老街的小馆子里,看着碗里熟悉的红油、碎豆腐,我先喝了口汤,眼泪差点掉下来还是当年那个味儿!儿笑着说我“馋哭了”,其实我是想起了跟发小蹲在面馆门口吃面,唠家常的日子,那时候苦,却也踏实。

傍晚的时候,老街的灯笼亮了。彩色灯笼顺着楼梯挂下来,暖黄的光映着砖墙,像极了年轻时宝鸡城里的夜市。那会儿没有这么多高楼,晚上街上挂着红灯笼,卖糖炒栗子的、修鞋的、唱秦腔的都在一块儿,热闹得很。现在秦腔戏台前也坐满了人,锣鼓声一响,演员们穿着花戏服登场,唱腔一出来,我就跟着哼了两句这是父亲当年最爱听的《三滴血》,小时候他总带着我去戏园子,我嫌吵,现在却觉得这声音亲得很。

走的时候,我在老街的小卖部买了一包水果糖,还是用玻璃纸包的跟我年轻时给对象买一模一样。儿说我“老顽固”,就爱念旧,可他们不知道,这老街不是什么“复古景点”,是我一脚踏进去就能看见青春的地方是绿皮火车的煤屑味,是臊子面的酸香味,是秦腔戏的高唱腔,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老宝鸡。龙钢公司 赵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