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最忆少年时
发布日期:2025-06-26    作者:赵菲菲    
0

倏尔薰风至,不觉夏意深。年少时的蝉鸣穿透杨柳浓荫借由一声声“知了”,记忆分解成斑驳的光影闪耀璀璨。拾取一抹光阴细细打量,儿时的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藏在麦香与蝉鸣里的乡村夏日,正随着记忆的脉络,在时光里舒展成一幅鲜活的画卷。

六月的阳光,热烈明媚。随着农忙抢收,我们小孩子也会迎来“忙假”,帮着家里收割麦子、捡拾麦穗,确保颗粒归仓。最初是一把小镰刀在手,学着大人的样子猫着腰,在金色的麦浪中缓缓前行。待到“腰酸背痛”时,总要支起脑袋看看身后缩小版的麦垛与前方望不见头的地畔,那一刻成就感与焦虑交杂,总盼着天上的云彩能多一点,好遮挡火辣辣的日头。后来收割机上阵,割麦子这项工作终于画上了句号。大人们以前每到农忙时节就紧皱起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小孩子也欢欢喜喜地跟在收割机后面,捡拾起遗落的麦穗,好完成自己的“忙假”作业——将捡拾的麦子交给学校。

忙碌过后,最喜欢听到的声音是街巷里突然响起的“冰棍……雪糕……”的叫卖声。推着自行车的老人家从村口缓缓走来,不一会儿,就被举着毛票的孩子围拢,只见他小心地掀开白色木箱上盖着的棉被,从中拿出几根冰棍或雪糕,递到孩子们手中。率先拿到的孩子脸上溢出欣喜,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将一缕清甜嗦进口中。凉意从舌尖漫到心里夏天似乎也变得不再炎热。

夏收结束,日子重新变得轻快。放假之后,田里暂时没有什么活计,每日除了割一大捧青草喂羊,剩下的都是自由。那没有空调旷野才是孩子的乐园,欢快的奔跑中,清风迎面,裹挟瓜果的清甜、野草的芳香,渗透进鼻息、心底。我们的乐趣之一是漫山遍野找寻野生“美味”:成熟后变成紫黑色的浆果、刚长出脑袋的白茅、水渠边生长的甜草根、小喇叭模样的紫色花儿、略带酸涩的桑葚,还有刚长成还是白色的苘麻子……都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

到了晚上,便是与小伙伴们一起抓“知了”的好时候。村外水渠边有两排杨树,“知了”们似是提前商量好一般,天黑下来就开始往树上爬。我们提着盐水罐、打着手电筒,一棵树一棵树小心地照过去,总是会有不小的收获。也有的“知了”喜欢在洞里多待一会儿,仔细观察地面,会发现一个小洞口的泥土微微隆起,勤劳的“知了”在里面认真地挖着土。蹲守片刻,那洞口慢慢裂开,一只带着泥土的“钳子”试探着伸出来,我们的罐子里便又多了一个“战利品”。

尽管每日都有很多“知了”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蝉鸣声却从不减分毫。它们在树梢上不知疲倦地歌唱,歌声穿过田野村庄,落在正在午睡的大人们耳中,落在村口玩耍的孩子心上。但是仰头寻找“知了”的身影,只能看见树叶间晃动的光斑,和那仿佛永远不会停歇的夏日咏叹调。一声声的“知了”鸣叫,似是在宣告蝉蜕后新生的喜悦,也是在向夏天、向短暂的生命做最后的告别。

如今,少年时的我们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向不同的远方。可每当夏夜的风掠过耳畔,那一群孩子傻笑欢闹的模样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嘴角也会跟着不自觉上扬。

岁月无情,带走了年少的稚嫩与欢乐,也送来了成长的阵痛与困惑,但是曾经那些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总会赋予我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无论走到哪里,乡村的风依旧清爽,旷野的路依旧笔直它们是来处,亦是归途。(龙钢公司 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