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汉钢公司生产管控中心以标准为准绳、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攻关为抓手,强化原燃料分析、生产过程、检验化验、性能测试等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助力企业做好质量效益发展之路。
长驱“质”入,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一种用于扫描电镜细小试样的固定装置、一种用于线切割机切样的辅助装置均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这样的成绩是该中心金相实验室在做《碳素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显示方法探索》的意外收获。
为了得到清晰准确的奥氏体晶粒度照片,提升其评级的准确性,该中心实验室不断自学提升科技创新,分别从确定试样经过氧化后的磨制砂纸和抛光剂、磨抛试样时的持样手法、磨抛时间、腐蚀时间方面实验分析,逐步实现奥氏体晶粒度制样关键点可控、腐蚀时间可控和最后处理方式可控。经过多次试验对比,最终此技术远超于当前同行业及对标单位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进而实现了奥氏体晶粒度显示清晰准确,成功率高的目标。
同时,该项目促进了对不同钢种的晶粒度显示方法分析研究,为做好外部比对及为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也大大节省了反复检验材料费用。
奋起“质”追,自主研发遍地开花
20CrMnTi合金钢、Q355D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650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一项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转型,该单位通过查阅大量国家标准、技术文献40余篇以及采用内部交流、讨论研究、标样比对、初期试验等多方式,实现了检测技术提升,突破了原有检验能力不足问题。
同时该单位始终坚持将重大技术课题实行“项目制管理”,组织探索冷酸腐蚀板坯低倍组织检验方法,将从用60℃-70℃50%的热盐酸溶液酸蚀30min且仅适用于方坯或尺寸较小的钢坯方法,改进为冷酸腐蚀适用于板坯及尺寸较大钢坯的方法,实现了10分钟板坯完整断面的低倍检验分析,提升了低倍组织分析效率,同时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风险。另外该单位通过对同一样品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近百次的试验分析,开发了氧氮氢分析仪准确测定脱氧合金中的氧含量项目,实现了不同包裹材料、合金称样量、熔融功率技术参数的探究,形成了《炼钢用脱氧合金中氧含量分析技术研究》,获得了2024年第十八届陕西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三等奖,年可节约外部检验费用9.6万元。
勇往“质”前,聚焦主业立项攻关
随着汉钢公司打造绿色精品建材战略的不断深入,该中心技术团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升级和探索应用,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对HRB400E盘螺稳定性进行技术分析研究和应用实践,重点攻克珠光体含量与强度指标、通条性的关系,通过轧线控轧控冷轧制技术,合理调整加热炉温度、轧线关键点温度、轧后冷却工艺参数等进行轧制,根据规格对成品头部不同剪切调整,固定该产品盘螺钢先进生产工艺,保证品钢同批次盘螺钢的力学性能相差5-10MP,晶粒度级别平均高1.0,力学性能和钢材金相组织整体优于同行业应此工艺取样技术标准,大力提升钢材内在质量。成功突破了碳素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显示方法、热轧带肋钢筋横截面带状组织和高强度钢微合金化(V)程度等十余项技术应用,申报专利4项,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诸多项目的突破,培养了一批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质量提升攻关的技术人才,对“禹龙”品牌开发新产品、质量提升研究奠定了坚定基础,累计共创效利润可达300万元以上。(汉钢公司 郭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