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质量人的心有多“细”?0.1mm间的故事不容错过
发布日期:2025-07-01    作者:张亚宁    
0

因为超越,所以有力量;因为超越,所以有突破;因为超越,所以有蜕变。在轧钢生产的微观世界里,0.01毫米的误差足以逆转钢材的“命运”。龙钢公司轧钢工序以“微米级”匠心为笔,在毫厘之间镌刻质量传奇,用执着坚守筑起“禹龙”钢材的品质长城。

质量人的心有多“细”?0.1mm间的故事不容错过

精度苛求:从99.9%到100%的精度信仰

早上7:007CS操作台,90后操作工曹震敏锐发现精轧控冷系统流量显示异常,立即向轧钢工长高毅请示。高毅用手套蹭了蹭额头的汗,手指重重叩在轧制参数表上,点开历史数据曲线,严肃地说:“看这儿,水温在逐步升高,这会直接影响钢材性能,马上联系运行人员查找原因,进行水置换

曹震边联系边小声嘀咕:“水温只比正常范围高了1℃,这么较真,会不会太‘轴’了?”高毅突然提高嗓门:“客户愿意买们的钢材,认准的就是禹龙这块招牌记住,精度就是饭碗,质量容差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质量人的心有多“细”?0.1mm间的故事不容错过

匠心为刃:淬炼质量超越的较真密码

“卫师傅,您这套检验法,比检测仪还灵”红样区域前,徒弟樊珂睿看着师傅卫云鹏用卡尺丈量钢材的专注模样,忍不住赞叹。

卫云鹏把卡尺往台面上一放,金属碰撞声清脆有力:“卡尺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这卷钢材他指尖划过钢卷表面,“内径尺寸比标准超0.04mm,马上通知调整工进行料型调整,精度必须卡死。我们要每卷必查、每根必看,宁可慢下来,也不能让不合格品进库房入市场。

说着,卫云掏出一个红本本,封皮上的“质量心经”四个字格外醒目我的师傅教我的第一句话是‘钢材质量就是轧钢人的脸’你看这里……”他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钢材尺寸范围及缺陷问题解决方案原来,质量守护的密码不仅仅在于技艺的教授,更是一代又一代钢铁人根植于灵魂的匠心传承

质量人的心有多“细”?0.1mm间的故事不容错过

精益革新:解码毫厘管控的提质之道

棒三Φ12规格冷床弯钢研讨会上,技术骨干们围绕“工艺统领设备保障议题展开头脑风暴。生产调度室主管张鑫率先发言:“质量管控不能做事后诸葛亮,任何质量问题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溯源。”新推行的“质量否决权”制度,推动质量管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能不能立个新规矩?技术攻关会上,技术员冯银涛突然提出想法。“什么规矩?”张鑫放下笔记本,目光灼灼。以后工艺调整,凡是拿不出精益改进方案的,必须深度研讨,确保方案最优。就像们计划对棒三冷床齿条、偏心轮等进行调整,得提前做好调研和数据采集,保证每项改进都实效落地。张鑫在笔记本上画下重点:“好,这个由我来牵头,以后就叫‘精益革命’。我们追求的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多少’——差0.01mm,就追0.01mm;差0.001mm,就抠0.001mm。这不是跟数字较劲,是跟自己较劲,跟企业的未来较劲

禹龙钢材的生产哲学里,质量从来不是简单的达标游戏。0.01毫米的精度要求已化为肌肉记忆,成为生产最真实的注脚每一个参数波动、每一丝成分偏差,都会在钢铁质量的“生命线”上掀起波澜。龙钢公司 张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