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打造“人才引擎”为钢城“赋能添劲”
发布日期:2024-12-24    作者:郭超锋    
0

今年以来,汉钢公司生产管控中心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提高职工知识技能水平当成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从建立培养新体系、探索竞赛新模式和树立激励新导向入手,助力高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储才备才,提供定制化“服务”

打造“人才引擎”为钢城“赋能添劲”

“黄师傅,你再给我讲讲这个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吧?”在物理性能实验室,黄欢正在为徒弟雷艺璇讲述着冲击试验机的操作难点,师傅教的仔细,徒弟学的认真,这样“一对一”精准“画像”已在该中心蔚然成风。

针对年轻职工队伍技术底子薄、关键岗位人员紧缺等问题,该中心为关键岗位职工制定了分层次、分专业、分阶梯的人才培训模式,将技师、高级技师、技术比武状元等优秀人员统一纳入“师傅”行列,从基层认真遴选踏实肯干、有进取心的学徒,坚持以专业(工种)对口原则,围绕数据统计分析、高温拉伸、圆拉伸、热处理等检测项目开展实践培训,共同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职工自主创新的《无损探伤检测》《高温淬火热处理》等技术项目应用于检测分析,已成为产品质量管控的“无形资产”。

“有了师傅的言传身教,感觉自己的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接下来,我也要努力备战技术比武,争取捧个冠军回来!”

识才淬才,多维度提升“技能”

打造“人才引擎”为钢城“赋能添劲”

是金子就会发光,该中心逐步完善“培养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动态管理机制,始终将后备人才下到生产一线,逐步学习原料监督、化学分析、钢坯质检等专业,定期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授课,采取现场观摩、操作演练、交流互动,以及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攻克荧光仪拓展分析、高温拉伸等技术项目,提高复杂设备隐患处理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80后年轻干部充实到重要岗位,把具有潜力发展的人才放到一线岗位锤炼摔打,不断整合中心干部队伍梯队。1997年出生的许珂,入职三年时间,就走了检化验技术员的岗位;女班长熊伟,靠着勤劳实干,全面掌握了钢铁分析、力学性能专业技能,并成功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让“高学历”快速转化为“高能力”。“我们为品行好、认实干、有才华的干部职工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平台、人人享受公平,让更多的优秀青年闪亮登场。”该中心负责人说。

激才用才,为创新作为“赋能”

打造“人才引擎”为钢城“赋能添劲”

“这个月的技术降本项目你申报了么?”

“报了呀,这个月我报了‘板材探伤检测’和‘热处理技术应用’两个创新项目,上个月我报送的创新项目通过审核,还奖励了300元!”近期,该中心一线技术人员对每月创新成果申报的讨论不绝于耳。

创新的源头在哪里?该单位注重挖掘和放大职工创新优势,在内部推行交流式成果汇报,从安全管理、标准化操作、查找提改献、修旧利废等方面入手,由各职能专业组进行评选,并于个人KPI指标挂钩,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创新创效,在指标攻关、成本优化、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优势和作用,先后突出了《低浓度颗粒物检测分析》《铝元素快速分析》《YL82B断口宏观形貌分析》等10余项技术项目,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创新驱动。(汉钢公司 郭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