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能有机会跟着技术骨干学本领,这难得的机会我倍感珍惜。这段时间我不仅学到了技术,师傅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汉钢公司炼钢厂党委人才培养推进会上,后备人才张博辛如是说。
今年以来,炼钢厂党委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科学的人才梯队,通过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队汉钢公司伍更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公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拓宽路径 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炼钢厂党委坚持以“高效、稳定、协同”为理念,以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梯队为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对人才需求与缺口进行分析,通过单位推荐和自主申请的方式,层层把关筛选,建立后备人才库30人。同时,聚焦专业技能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两方面,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邀请技师、技术能手、劳模先进、技术骨干,分别担任后备人才的专业技术导师和综合管理导师,为更多青年人才创造“登梯攀高”的条件。
“我现在工作相较之前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奔头,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了。”炼钢厂党委围绕人才成长成才路径,打造三条人才晋升通道,明确差异化培养目标,利用岗位轮换、挂职锻炼、交流学习等形式,使青年人才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历练,截至目前已轮岗交流6人。此外,根据后备人才工作性质、岗位特点、技能水平等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每季度验证帮扶结果,促使其实现快速提升。
创新形式 技能学习如沐春风
“标准化作业、设备操作要点、常规问题处置等这些知识,每天利用班前班后会渗透一点,不但学习主动性高,效果也更加明显。”参加培训的员工说道。
炼钢厂党委根据青年人才学习需求及工作实际,通过“针对性点餐+专业性授课”的形式,成立由分厂领导和各作业长为主的管理提升讲师团队,制定管理能力和领导力知识培训计划14项,并按照逐级负责、分层组织的形式,通过外出对标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办班授课等,围绕新品研发、窄区间精益管控的操作要点等开展全覆盖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知识。交替运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授课模式,在单系统期间,针对现场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岗位操作技能提升等开展培训20余次。在学习载体上,打破教学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充分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线上平台,同步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和知识传播,让青年员工可以随时学、随地学。
注重成效 实践教育润物无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最终产出丰硕成果。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炼钢厂党委将破解现场难题、开展项目攻关等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方面,由关键岗位人员和后备人才牵头,通过开展板坯质量提升攻关、合金优化攻关、降低熔剂成本劳动竞赛等技术攻关,使青年人才在实践中进行历练,并按照实施项目难度系数、工作强度等维度进行赋分,严格执行末位淘汰机制,将结果运用到岗位调整、职务晋升当中,进一步增强青年人才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紧迫感。
以导师与青年人才结对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创新等,不断引导青年人才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截至目前,参与申报全员降本增效项目50余项,查找提改献项目100余项,牵头开展课题研究4项,并均已获奖。为帮助员工展现自我风采,提升自我价值,通过年度技术比武、季度岗位练兵、月度班组“我们来找茬”等平台,不断改进和提升青年人才专业操作技能。(李 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