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国旗与烟火里的国庆
发布日期:2025-09-30    作者:陶云云    
0

傍晚的风裹着初秋的凉,掠过阳台,我踮脚取下冰箱上的那面小红旗插在窗棂上。塑料杆上的星星被夕阳染得暖融融,指尖触到旗面的刹那,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也是这样,踩着木凳把一面更大的国旗钉在老家堂屋的门框上。

那时的国庆,总裹着一股炖肉的香。天还没亮,母亲就会从菜窖里拎出红白萝卜切成丁,和提前在村头杀猪那家割的五花肉,在煤炉上慢炖。我趴在门槛上,看父亲用红绸布把国旗的边角包好,再用铁钉一点点固定。“国旗要挂正,”他一边调整角度,一边回头冲我笑,“这样,祖国就看着咱们家了。”等到正午,肉的油香漫出院子,电视里开始放国庆阅兵。我挤在父母中间,把脸贴在父亲的毛衣上,听他指着屏幕里的方阵说:“你看,咱们国家的军队多威武,以后你走到哪儿,都不用怕。”那时不懂“祖国”究竟是什么,只觉得那面红旗下的日子,暖得像母亲炖肉时飘起的热气。

后来在外地上学,也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国庆。宿舍楼下的路灯上挂满了国旗,风一吹,一片红浪翻涌。我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说父亲又把国旗挂在了门框上,只是木凳换成了折叠梯,“他说年纪大了,踮脚费劲,可国旗还是要挂得比去年高一点。”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混着电视里的阅兵声:“你在学校好好,国家现在越来越强,你们这代人,有福气。”那天晚上,我沿着校园里的路走了一圈又一圈,看路灯下的国旗映着学生们的笑脸,忽然明白,原来祖国的样子,就是父亲钉国旗时认真的眼神,是母亲炖肉时的烟火气,是千万个家庭里,这样平平常常的温暖。

工作后离更远了,每年国庆都计划着回家和父母团聚,但总有三三两两的事情刚好耽搁,就这样一耽搁就是好几年。记得有年国庆我们回家,临行前,母亲将我的行李箱塞满满当当。她推搡着让我必须拿上,我没拒绝,知道拒绝后她有多失望。只告诉父母亲:“以前去趟县城都要坐半天拖拉机,现在高铁方便得很,国家发展得快我们啥也不缺,只要你身体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母亲眼眶有点红拉着我的手,像小时候那样:你说得对我们不操心,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真的不容易在外工作不能忘本,更不能忘国”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唱国歌的样子,我总跑调,他不厌其烦国歌要唱准,这是咱们国家的声音。”

今年国庆,母亲早早打来电话诱惑我,说等我回去,给我炖我最爱吃的红烧肉,还神秘地说除了父亲年年挂的那面国旗,还给我儿子准备了国旗和一个惊喜我手握着电话早已哽咽得说不出话,泪花在眼睛里打转,用“嗯嗯”表达着自己这次一定回。而父亲在电话那头却打断母亲:“别听你妈胡说,干工作哪有容易的,回不来别硬撑,记住,有国才有家,先把公家的责任担起来,家才安稳。”挂了电话,我看着窗棂上的国旗,星星的边角轻轻晃动,像询问我的决定。

风又吹来了,窗棂的国旗轻轻飘动。我知道,这面红色的旗帜,不仅承载着对祖国的祝福,也裹着我们一家人的时光。它看着我们从老家的小院子,走到城里的新家;看着我们从围在煤炉旁,到坐在宽敞的空调房里;看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把对家的爱,对祖国的爱,慢慢传递下去。

国庆快乐,我的祖国!愿你永远繁荣,愿我们的家永远温暖,愿这样的好日子,岁岁年年。汉钢公司 陶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