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浆水鱼鱼:酸香里的岁月回甘
发布日期:2025-07-15    作者:赫齐英    
0

室外的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大地上,蒸腾起令人窒息的暑气,连空气都仿佛变得黏稠凝固。女儿软软地瘫在沙发里,自言自语地嘀咕:“真想……吸溜上一碗外婆做的浆水鱼鱼……”那带着凉意的酸香,仿佛瞬间穿透了时光的壁垒——记忆里外婆家的小院、泛着酸香的浆水坛,还有她教我做浆水鱼鱼的温馨画面,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记忆里的夏天,天蒙蒙亮,渠边的水芹还沾着露珠,就被外婆采回,将翠生生的秆叶,利落地择净,切成段,摊在竹匾上吮吸阳光。粗陶瓦罐已用滚水里外浇透,倒扣着沥干最后一丝水汽。外婆将晾晒好的水芹轻轻压实,放入罐底,锅中加水烧开,将玉米面搅拌成稀糊,缓慢倒入锅中,用勺子快速搅拌直至汤汁变得浓稠、顺滑,待其温热不烫手后倒入瓦罐,再加入老浆水引子,罐口封严,静置阴凉三五日,酸香便悄然苏醒。发酵好的清浆水加入少许白糖或蜂蜜,直接饮用,能够起到生津止渴,迅速起到补盐生力的作用,浆水中天然的乳酸菌能温和调节肠胃,对付苦夏食欲不振非常有效。顶着烈日疯玩归来,脸皮晒得火辣生疼,或后背痱子密密匝匝暴起时,外婆吊在井里冰镇的浆水,酸洌的寒气直冲天灵盖——这土法熬炼的清凉,是汗水浸透的岁月中,那最熨帖的甘霖。

每逢放假,外婆总会把我们几个皮猴子召集到一块,做心心念念的浆水鱼鱼。将家里刷得锃亮的那口大铁锅,起锅烧油,随着滋啦一声,切得细碎的韭菜段、红彤彤的西红柿丁,连同鲜红的辣椒面便下了锅,翻炒几下,香气直窜。简单撒盐调味,再哗啦一声倒入那坛酝酿了酸香的浆水——一锅酸辣开胃、勾人馋虫的浆水汤底便成了,盛在盆里,那诱人的色泽和酸气直往鼻子里钻。

锅中按比例倒入适量开水,外婆一手稳稳地端着和好的玉米面糊,沿着锅边缓缓注入沸腾的水中。另一只手片刻不停,抄起长柄铝勺探入锅中,顺着一个方向沉稳而有力地搅动。起初,面糊与水还界限分明,随着外婆一圈圈耐心地推、搅、翻、压,金灿灿的糊糊渐渐与水交融,变得越来越稠糯、透亮,锅里的“咕嘟”声也变得低沉而黏稠,大团半透明的气泡从锅底翻涌上来,又“噗”地破开,整个厨房弥漫着玉米特有的醇厚甜香。外婆微驼着背,不停地搅动着锅中的面糊。花白的鬓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灶膛里跳跃的火光,在她专注而布满皱纹的脸上明明灭灭。那双饱经岁月的手,用最朴实的力道,为我们搅动着整个夏天的清凉期盼。待到锅中的糊糊变得如琥珀般透亮、稠糯得恰到好处,外婆停下搅动,用勺背轻轻一挑,看着那糊糊如绸缎般滑落,这才满意地直起腰,抹了把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欣慰:“小馋猫们,盖上锅盖再闷几分钟,鱼鱼就好啦。”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我们几个早已按捺不住,小脑袋凑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盯着大铁锅,耳朵竖得老高。“好啦!”外婆掀开锅盖的瞬间,一股更浓郁、更醇厚的玉米甜香混合着滚烫的水汽,弥漫了整个灶房。外婆麻利地拿起葫芦漏勺,架在盛满凉水的大盆上,舀起一大勺滚烫黏稠的糊糊,稳稳地倒进漏盆,手腕带着一种熟稔的韵律轻轻晃动、按压,一条条灵动的小“鱼鱼”便倏忽成形,沉入水底。迫不及待地捞上一碗,浇上酸辣鲜香的浆水汤,这一碗浸润着外婆汗水与慈爱的鱼鱼,便成了记忆里关于夏天最美的回忆。

如今,我学着记忆里外婆的样子,笨拙地复刻那道工序。当熟悉的酸香再次在厨房弥漫,女儿迫不及待吸溜鱼鱼的满足喟叹,与记忆中老屋灶房里的声响重叠在一起。那碗浸润着时光的浆水鱼鱼,早已化作血脉深处汩汩穿行的暖流。它裹挟着外婆的身影、家的温热、老酵头的悠远,最终在生命底色里沉淀凝结——那是岁月为我细细熬出的回甘。(龙钢公司 赫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