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端午里的流年
发布日期:2025-05-23    作者:李海燕    
0

日光灼灼,温度攀升,艾草长势愈发旺盛,叶片绿油油的,在风中摇曳,仿佛在盼着某个特殊的日子。孤寂了许久的龙舟从浅滩走向碧水,蓄势待发。母亲的目光一遍遍抚摸着远方,盼着儿孙归家。端午在万众期盼中姗姗而来。

翠绿的艾草完成自己的使命,变成一束束寓意着祛病驱邪的装饰,悬挂于门前,于是满院子都浮动着似有若无的艾草香。跨过门槛,母亲坐在水井旁,忙着包粽子。一盆清水里泡着莹白的糯米,一盆清水里沉着碧绿的芦苇叶,一盆里堆积着红枣、花生,一碗里盛着红豆沙,一碗里盛着烧好的五花肉。母亲穿着素色围裙,坐在被岁月浸润的油亮的小板凳上,膝盖处弯着一把蒲苇草,那是用来捆扎粽子的“绳”。馅与料都准备妥当,母亲便从水中抄出两张宽大的芦苇叶,叠成漏斗状,等待食材的入怀。芦苇叶上沁出河水的气息,清新又香甜。抓一把糯米把漏斗填满,再将中间挖出一个洁白的小洞,或填上红枣花生,或填上红豆沙。最后用蒲苇丝缠结实,一个玲珑饱满的粽子便跃然“指”上了。

在艾叶与粽子飘香前,母亲已经为这个节日忙活了许久。端午节是个大节,蕴含着安康的祈愿。母亲要给儿孙们准备五彩丝线、五彩绳兜和香囊,留作端午当天佩戴。从纺线、染色到编织都是母亲一手操办的。夜晚的灯光下,母亲摇动着她的那架苍老的纺车,“吱呀,吱呀”,纺车转呀转,我给母亲缠纺线,一圈又一圈,圈在我的双手,纺线上是沉甸甸的温度。

编织手环时,五根丝线系在架子上,线穗垂在母亲的膝头,丝线交叉,母亲的手指上下翻飞,时下流行的小调从她口中悠悠然地哼出,眼神专注,眼角眉梢带着温暖的笑意。母亲把爱和祝福一丝丝、一缕缕串在丝线内,然后又小心翼翼地为我们戴上,还反复叮嘱我们要勤加呵护。

手绳戴于双手,网兜用来盛放煮熟的鸡蛋和蒜头,有驱邪避灾之意。香囊里装着新鲜的艾草和一些其他草药,也是希望孩子们平安健康。端午是一场盛大的祈福仪式,装满了母亲的虔诚。

多年以后,超市里拥有各种精美包装的粽子,五彩丝线也逐渐被形式多样、精致复杂的手环取代,艾草以整齐的捆扎方式在货架上售卖,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过一个端午节了,却总觉得差点意思。真空包装的粽子香味里泛着冷光,手环和香囊充满了机械化的味道,是千篇一律的精致。端午节时,我曾下意识地触摸过手腕,指间仍能触到那五色丝线残留的温度,那是母亲用整个五月纺出的,永不褪色的光年。(龙钢公司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