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夏鸟闹,惊破睡中天。
被树上的鸟吵醒,再也没有睡意。沿绿荫闲走,踏着路边的青草,踢着脚下的野麦,体味“啼鸭已逐晨光起,飞鹭初冲宿霭来”的清新活力,人仿佛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清爽之感。但,闻到野麦的草香,又想到了一年的麦黄。
没有去乡下嚼嚼麦粒的时间久了,对庄稼生长的状态也渐渐生疏。可五月里“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情景不会忘,“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的小麦成熟过程不会忘,因为那是抹不去的乡愁,是流转在心头的温暖水月。
立夏到小满时节,是小麦成长的特殊阶段,这时麦由青绿渐黄,颗粒饱满,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和金黄,距收割、碾晒还有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乡下的人们一边憧憬着丰收,一边着手三夏大忙前的攻略转换。从麦田除草、保墒,转为夏收秋种忙碌。他们耙、碾麦场,修车购牛,买镰增壶,维修木锨木叉,编织草帽,拧绳备袋,为收割积极准备。
此间,虽只是麦子变黄、在熟时刻,可看着金浪翻滚,天光灼麦待收割,那种怕风怕雨怕麦倒的怯懦,好似一场巨额股票投资的输赢等待,那种极冷极热的心情,忽喜忽悲的坚强隐忍,没在乡下嚼食过麦粒的醇香,无法体会乡下人的甘苦和满嘴哩的撩的太太。
农业经验不丰富的人都会说,一年的收成在收割。其实正确一半,因为麦黄到成熟收割,时间很短。这期间的管理、收种、准备,那一环都是迎接丰收的盛事,每一刻都是全力以赴的投入。过去,农村没有联合收割机,碾麦场不平整干净,麦子无法碾晒;收割、运送的农具不能及时投入使用,麦子也收不回来。同时,北方的庄稼大都是一料,即收即种,时间节气衔接的非常紧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苗有几周的温度催育和充分的光照,否则错过播种时节,秋夏无粮可收。
麦黄之后,就是收割,过一阵子,就是“东家西家姑恶啼,家家麦熟黄云齐”的收割景象。那时,三夏大忙,秀女下床,村姑们笑的闹的,以及看到伸手可及的丰收,憋了一年的喜悦,还不得跳跳蹦蹦,欢乐成暑蒸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