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远嫁路上的温暖光
发布日期:2025-03-24    作者:刘绿梅    
0

当看到抖音短剧里“难搞的婆婆”点赞量居高不下,电视剧里婆媳吵架的桥段换汤不换药,我总忍不住窃喜,一定是我前世积攒了莫大的福气,才换来今生与她的相逢,虽非亲妈却胜似亲妈的婆婆,用最笨拙的方式,把异乡媳妇宠成了亲闺女。

说不顺的普通话,听得懂的婆媳情

对于远嫁他乡的我而言,婆婆就是那束穿透阴霾的暖阳,源源不断地给予我温暖。方言,于老一辈人而言,是脱口而出的习惯,就像韩城方言,婆婆讲起来那叫一个顺口,可自从我这个外地媳妇进了家门,婆婆便开启了“韩普”模式,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拗口”的切换,这一坚持,便是十几年。饮食习惯上,一千多公里的地域差异犹如一道鸿沟横亘眼前,婆婆却总能周全考虑,在传统与创新间巧妙平衡,油泼辣子扯面旁总备着米饭炒菜,红甜面与新疆馕隔空对望,有时也会烹饪出一道既让我感到熟悉又充满新意的菜肴。记得我怀孕那段特殊时期,婆婆为了让我吃得开心,特意去找厨师老友学习了菜谱与制作方法,不嫌步骤烦琐,变着花样做菜要我随口提及喜欢吃什么,那它便会成为餐桌上的“常驻嘉宾”若我对某小物件表现出喜爱,婆婆便会不辞辛劳,四处打听,想方设法为我寻来生活的真谛就藏在这些琐碎而温暖的小事里。

理不顺的琐碎,理得顺的温情

我的婆婆堪称“万能超人”,丰富的生活阅历赋予了她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总能在我面对棘手难题时,另辟蹊径,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年少轻狂时,我也曾对老人的经验之谈嗤之以鼻,可在现实生活的摸爬滚打中,却一次次被打脸,至此才深深领悟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的真谛。婆婆身为家中长女,早早便养成了独立、自主解决一切问题的习惯。如今,只要我有想法,只需提出来,婆婆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米缸里生小黑虫,我买的防潮盒不管用,婆婆把晒干的大红袍花椒装进旧纱帐缝成的小布袋,又剪了块老粗布浸透花椒水,垫在米缸最底层,米香混着椒香飘出来,她笑着说:“这可是司马迁祠后山的老花椒,虫子闻了要打喷嚏逃跑!”还有土布消音凳、防水流飞溅布帘、蒸馍隔挡、防烫小提绳等等神物婆婆工具箱里藏着生活智慧,她常念叨:“物件跟人处久了,就会长成家的模样。”

追不上的时代,赶得上的疼爱

当然,我的婆婆偶尔也会闹出些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儿。瞧她两鬓日渐增多的白发,岁月的痕迹愈发明显,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她的适应能力大不如前。智能化时代,对老年人的要求更高,从前埋头种地变成了现在低头学智能手机,自从教会婆婆用微信视频,总能看见她与老友视频聊天,聊到高兴处,点了手机看不见对方,急匆匆跑来问我怎么黑了;微信照片保存了找不到在哪,二维码支付怎么弄……终究是时间不饶人,婆婆也会把洗面奶挤在牙刷上,把不同袜子同时穿上,沙发严实的包上床单看不见原本的模样。此时我也懂得多些包容、多些耐心,给予她更多的陪伴与关怀。我无疑是幸福且幸运的,生活本就是五味杂陈,婆媳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我们总能在欢笑与理解中愉快磨合。

在这个婆媳关系被流量异化成猎奇标本的时代,我们像两株不同科属的植物,在对方的土壤里找到共生密码。或许真正的亲情从不需要血缘认证,当我们共同把方言熬成蜜,将代沟酿成酒,那些被影视剧夸张的婆媳战争,早已在我们的餐桌上化作了相视而笑的碰杯声,心中也默默祈愿婆婆能健康长寿,长久地陪伴在我身旁,续写我们的温暖故事。龙钢公司 刘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