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仰望周原
发布日期:2024-03-14    作者:王辉    
0

礼乐文明,礼仪之邦。周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原点。

周原,就是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遗址之一,周原遗址走过七十余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考古学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一代代考古人在这里倾注心血,洒下汗水,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岐山岿然,长河不息。让我们跟随考古人的科学探索步履,拨开历史的土层,同寻亘古而恒久的中华民族梦,共溯千年而不断的中华文化之

《诗经》有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山川秀丽的周原,一直是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三千年前,古公亶父率领周族迁徙定居于此,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奠定了周人崛起的基石。周人以后的周原,受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悠长的岁月中不断变迁。三千年前的繁华都邑,逐渐被掩埋于黄土之中。

周原,是关中平原上海拔约900米的一片面,因周人曾迁居于此而著名。周人时期,周原的山川轮廓大致和现在相仿佛,生机盎然,锦绣丰饶。这里地势大体平,巍巍岐山,漠漠平原,山原衔接,交相辉映。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河泉泽薮,穿插其间,如绣如织,呈现一幅宏伟又壮观的天然画图。

周人跟随古公亶父沿着河谷,走出岐山的那一刻。夕阳下的渭水波光粼粼,眼前是广袤无垠的平原。肥沃的土地正预示着这个民族未来的强盛

周原,这里是周人灭商之前的首都,也是宗周王城京畿地区的重要辅翼,属于西周的“一线城市”,是贵族们的安家首选。这里的人大多深度参与了周王朝的政治、军事活动,得到了周天子的众多赏赐。一笔笔功绩铭刻在金石之上,宣告着他们的不朽。然而,随着犬戎攻入镐京,赫赫宗周,顷刻覆灭。周原的贵族们也不能幸免于难。他们匆匆忙忙地拖家带口逃离战火。铭刻了祖先昔日功绩的铜器只有集中就地掩埋,这就形成了“窖藏”

今天,正是得益于这些青铜器窖藏,使我们能再次看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盛大景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宝鸡扶风县的法门镇,堪称一个镇挖出了半部西周史。出土器物之多,史料价值之高,当世罕有。

西汉宣帝时(公元前58年),美阳县所出的“尸臣鼎”是周原遗址出土文物的最早记载“美阳得鼎”成为周原出土文物的最早史证。此后出土青铜器历代不绝。尤其至晚清民国期间,每次发现铜器数量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大量青铜重器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文物,使得“青铜器之乡”的面貌由此逐渐为世人所见,周原遗址的重要性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1975年3月正值春耕时节,法门镇庄白村村民在深翻耕地时忽然发现一批青铜器。考古人员在附近又发掘到青铜壶、鼎、簋等文物,并确认这是一座西周墓。在该墓的14件青铜器中我簋于1996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扶风县博物馆。

回望百年来的天子功绩,其中包括耳熟能详的文王受命,武王伐纣,昭王南征等事件,更是补充了武王伐东夷的事迹。对于当朝天子共王,更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他伟大光辉的形象,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厚福丰年”,蛮夷咸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彰显了贵族们对于自己既得利益的自觉:随时向周天子表示不忘周王朝的恩情,自己家族与周王朝同呼吸共命运。正是得益于史墙盘的珍贵记录,才能让我们更加直接地获得西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一窥三千年前的贵族生活。

西周时期仍然实行世族政治,特别是周穆王以后逐渐形成了册命制度。名义上,官职的授予来自亲临现场的周王,但实际候选的官员都是沿着父祖任职的资历逐级升迁,并且在担任“右者”的几个大族家长引荐下获得任命。因此,国人暴动事件赶走了周厉王,反而促成了世家大族推举共伯和摄天子事、周公与召公辅政的默契局面。此后,尽管在宣王时期迎来了短暂的中兴,风雨飘摇中的周王朝仍然不可遏制地一天天衰落下去

曾经周原膴膴,成就礼乐文明之都。

而今周原遗址,成为中国考古之重。

也许,周原注定是一片适合耕耘的土地,穿越三千年兴衰沉浮与沧桑变迁,始终播种和盛产着实实在在的希望与梦想。

也许,周原注定是一片引人驻足的水土,举目数百里巍巍岐山与辽阔河原,始终等待和期许着掷地有声的豪迈宏图与开拓。

一代代“周原人”或生长于斯,或往来于斯,共同守护着黄土深处的中华根脉,充实着赤子深情的周原梦想。从三千年前的那座移民之城,到今天的国际考古研究基地,这里坚持尊重、合作,相信开放、包容。

让你我携手,踏着前人的足迹,翻阅地书,叩问周原,谱写周原遗址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这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重启周原更荣光!(金属科技公司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