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参加陕煤集团第七期组工干部培训,在集团党建业务训练中心度过了一段沉浸式“充电”时光。本次培训创新采用“课堂授课 + 现场教学”双轨模式,以精准务实的课程设计、多维互动的学习形式,为我们搭建起理论升华与实践赋能的优质平台。
理论铸魂:在系统研学中筑牢履职根基。此次培训的理论课程体系兼具“深度”与“实用性”。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声课堂”入脑入心,让纪律规矩深植思想深处;到《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解析》系统讲解选人用人程序、干部考察方法策略、干部竞聘实操要点,针对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中的堵点难点逐一拆解,为我们解开了工作中的诸多困惑,也让我掌握了科学开展干部管理的“方法论”;再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解析》清晰阐释党支部组织架构搭建、党员教育管理、主题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更提供了党建与业务创新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指明方向,为我今后精准落实政策、有效防范风险、提升组织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思维破壁:在多维赋能中重塑角色认知。培训中的 “现场教学 + 专题研讨”环节,犹如一场“思维革命”,彻底打破了我对组工工作的固有认知。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在眼前重现:泛黄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在红色足迹中追寻初心使命。当讲解员提及“战役胜利离不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担当,更离不开党群同心的凝聚力”时,我深刻领悟到:新时代企业党建的核心,正是要传承这种“党建引领、党群同心 的红色基因;而组工干部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份凝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果说红色研学是“精神洗礼”,那么“用乙方思维做甲方”专题研讨则是“实战练兵”。通过与同事们结合 “党建服务如何贴合基层实际”等具体问题分享实践,我才真正读懂,组工干部不能只做“发号施令的管理者”,更要做“贴心服务的赋能者”。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党员干部职工的需求,把 “群众找上门”变为“服务送上门”,让党建工作既有政策执行的 “高度”,更有贴近基层的“温度”,让组织力量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笃行致远:在反思整改中明确奋进路径。培训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成长空间,更照亮了奋进方向。对照培训中的高标准、严要求,我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短板。针对这些不足,我将《组织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规章变为“工具书”做到活学活用;另一方面,深耕“多看、多思、多写”,既要学习优秀党建宣传案例,提升文字表达的生动性,也要主动掌握视频拍摄、剪辑基础技能,用镜头捕捉组工干部的实干身影,用文字诠释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让组织工作更有“传播力”。
有期的培训即将落幕,但学习与实践的征程才刚刚开启。作为陕煤组工队伍的一员,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提升“张口能说、提笔能写、伸手能干、问策能答”的综合能力,把培训成果转化为践行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的具体行动,以更优的组织工作成效、更实的担当作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彰显组工力量。(大西沟矿业公司 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