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禹龙”质量诠释品质担当
发布日期:2025-04-17    作者:靳光辉    
0

春寒料峭的三月里,四川重点交通工程城南扩容高速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在这争分夺秒的建设周期里,一则突如其来的“计量偏差”却让项目建设团队与材料供应方同时绷紧了神经。而短短三天内,从紧急应对到圆满收官的故事,不仅演绎了现代工程建设中高效协同的生动样本,更将“禹龙速度”背后“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镌刻在巴蜀大地。

春雷乍响:重点工程突发“警报”

3月15日下午三点,正在浇筑关键节点的8标段项目部,中铁二十局实验室的警报灯忽然亮起——最新到场的禹龙牌HRB400Eφ12毫米9米定尺钢材,在进场抽检中出现重量差异,全线四十六万方的混凝土结构品质面临考验。

“项目建设正处于桥梁现浇关键期,如果钢材出问题,整个施工计划都要推倒重来。”项目经理的额头沁出汗珠。微信工作群瞬间被紧急通知占据,“暂停施工”“全面复检”“供应商速到现场”的指令接踵而至。

远在千里之外的禹龙客户服务中心接到40013-40013的服务热线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客户诉求就是冲锋号!”与此同时,销售、售后、技术负责人已经分别从成都、西安、汉中等多个方向同步向8标段集结。

三军联动:全维度攻坚破局之战

翌日清晨六点,挂着冰霜的车辆驶入8标段试验场。身着湛蓝工装的技术专家们抖落一路风尘,径直扎进实验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国标允许的重量偏差上限是±5.5%,我们的钢材在出厂前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测,标准优于新国标,怎么会出现-6%以上的结果?”戴着眼镜的禹龙技术专家王工紧盯着首次反馈检测报告,上边的-6.1%和-6.7%两个数字显得格外扎眼。在随即开始的复检中,整个实验室寂静得可怕,只听见电流在滋滋作响。随着实验结果一点点浮现,他们三人的心跳也在扑通扑通加快。“怎么又超过5.5%了。”

众人目光交错间,售后负责人一个箭步跨出:“打开电磁屏蔽箱,重新标定霍尔传感器!”随着显示器屏幕的涟漪散去,真相浮出水面:实验室特有的380V三相电供电系统中,某条相线接触电阻偏大导致的谐波干扰,正通过测量夹具悄然侵蚀数据精度。“这不单是设备调试,是系统性电磁兼容问题。”手执测量线缆的技术员轻声呢喃。

长虹贯日:72小时重塑信任丰碑

3月17日深夜的施工现场,重新布设的独立接地桩深深扎入岩层。银色的屏蔽电缆如巨龙盘旋,将检测系统包裹在双重电场防护中。当电磁环境监测仪亮起绿灯时,实验室操作员输入新密码开启了自校准模式。

次晨的复检过程尤为紧张。在双方共同见证下,实验室对原留样、新取样母材进行三次交叉比对,当最后一组数据定格在-3.9%、-4.1%和-3.2%时,三人同时长舒一口气:“重量偏差全部低于±5.5%国标线。”最后一份检测报告生成时,东方既白。

中铁二十局物资负责人握紧禹龙团队的掌心,微温仍在传递,“零下料报废、零工期延误,这在我们的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在他身后,身着橘色工装的建筑工人们正列队走过验收区,朝阳将“禹龙钢材”的标牌镀上一层金辉。

当城南扩容高速的车流在不久的将来川流不息时,每一寸钢筋的劲韧牵拉都在诉说这样的启示: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永以匠心为舟;现代工业文明的璀璨图景,必以诚信为帆。而今日“禹龙”在四川大地写就的这曲春之协奏,正是一个坚韧品牌挺立质量高原的铿锵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