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逐绿而行 向美而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书写绿色钢城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张云凤 乔银亮    
0

在秦岭南麓汉水之滨,一座现代化的“绿色钢城”正以其独特魅力诠释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近年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始终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厂区生态绿化到超低排放改造,从能源循环利用到工业旅游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汉钢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让传统钢铁工业焕发出崭新的生态魅力。

绘就钢城生态新画卷

逐绿而行 向美而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书写绿色钢城新答卷

阳春三月走进汉钢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主干道两旁,樱花树整齐排列,满树粉白的花瓣如雪花般轻盈,微风拂过,纷纷扬扬飘落厂房周边,高大的雪松、香樟枝繁叶茂,投下大片浓荫,为忙碌的厂区添了几分静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并在煤炭、钢铁等高碳行业试点,通过绿电替代、碳捕集技术(CCUS)等实现全生命周期减排汉钢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融入全生命周期。公司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绿化实施就到哪里”的原则,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植绿补绿工程,优选红叶李、栀子花、樱花等适生植物,形成“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多层次绿化体系,目前,汉钢公司绿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立体景观。

2023年,汉钢公司投产的白云岩项目,以“绿色矿山、安全矿山、智能矿山”为定位,推动矿产资源集约化、智能化开发,不仅保障了工业熔剂需求,更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构建超低排放新标杆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相比2024年的“大力发展”,措辞更强调执行效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汉钢公司累计投入超12亿元推进环保升级。通过烧结烟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转炉煤气干法电除尘等先进设施,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其中,投资4.8亿元的烧结机烟气综合治理项目,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成功实现“烟气脱白”,使排放由达标排放提升至超低排放水平。公司还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智慧环保系统,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各工序污染物排放情况,全面提升环保管控治一体化水平

在废水治理领域,中央水处理中心日处理工业污水通过双膜法过滤、雨污分流等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极致目标。智慧环保系统实时监控全厂污染物排放,能源管控中心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能耗管理,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5万吨,成为数字化赋能低碳转型的典范。

开辟低碳转型新赛道

汉钢公司通过实施能源管控中心项目、烧结烟气综合治理项目、智能环保监控管理、高炉炉顶均压放散收集技术、80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降低了煤气放散率,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公司建成投运的源管控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碳排放情况的动态分析,对钢铁制造各环节的能耗和排放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效,降低单位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万余吨。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积极推广应用“基于碳减排的铁矿粉绿色均质烧结一体化技术”,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显著提升烧结矿质量与产量

逐绿而行 向美而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书写绿色钢城新答卷

近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还瞄准新能源装备市场需求及下游客户需要,开展厚度60mmQ355ND风电钢板研发,填补了陕西省高端风电用钢产品空白,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提供了高品质钢铁材料支撑。

激活工业文明新动能

逐绿而行 向美而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书写绿色钢城新答卷

汉钢公司突破传统工业模式,将厂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工业+旅游+教育”的新增长极。景区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线路串联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全流程,与勉县武侯祠、定军山等景点联动发展,形成了集绿色生产、产业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工业旅游新模式。作为汉中市中小学生首批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汉钢公司先后接待各类研学团2万余人次,不仅拓宽了工业旅游的发展道路,还大大提升了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从“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从传统钢厂到4A级景区,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钢铁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汉钢人正以创新的勇气和实干的韧劲,描绘着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汉钢公司 张云凤 乔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