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精神引领下,龙钢公司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增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紧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把自身技术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不断求索的“老把式”
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陕煤集团首批特级技师赵忠峰是龙钢公司设备维保团队的“老把式”。他自创的“三点动平衡”方法在公司各工序风机转子维修中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通过不断探索,努力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效益,是技术技能人员永恒的使命。”赵忠峰总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勇攀技术高峰。近期,他积极参与脱硫脱硝系统文丘里管缩颈改造、除尘风机节能改造等7个项目,在施工初期,他和项目组的同事们一起探讨作业方案,运用自己的钳工技术特长,积极寻求安全系数高、作业速度快、成本费用低的“最优解”。在试机过程中,他全程驻守现场,仔细调校每一个参数,详细对比指标变化,最终实现电耗降低2万kWh/天,煤气消耗降低8000m³/天,达到了改造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勤学苦练的“硬把式”
闫豪是龙钢公司能源专业工程师助理。作为一名95后专业技术人员,从最初对能源管理的懵懂,到如今的专业骨干,他用勤学苦练诠释了工匠精神,完成了从“新把式”到“硬把式”的华丽转身。
在生产检修双线运行期间,他一方面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坚持定期开展能源专班检查,督促各用能单位严格执行峰平谷用电管理办法,根据实时电价信息和生产任务,精准管控各类能耗设备,有效避开用电高峰;积极研判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充分发挥煤气柜和发电机组联动作用,抓住“峰平谷”曲线特性调整发电量,实现“削峰填谷”巧发电、精打细算少用电。另一方面,把检修工作和能源创效紧密结合,紧盯检修进度,强化过程管控,结合系统变化精准测算煤气平衡和电力负荷与检修工期的动态关联,以小时为单位倒排检修节点,提前完成发电机组检修任务,规避了电力系统最大需量攀升风险,创效50余万元。
变废为宝的“巧把式”
能用旧不换新、能修复不废弃。钳工专业技师薛智全立足岗位、注重细节,将降本增效的“金点子”转化为应对挑战的“真招数”,让一个个废旧物品焕发新生,用一项项节支妙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节约答卷”。
近期,针对轧钢厂连接冷床主轴配重块易出现脱焊故障,影响生产顺行的问题,薛智全和机加技术人员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机床上对配重块进行扩孔与铣制操作,将焊接方式改为螺栓连接,修复改进后,不仅有效解决了原有脱焊问题,保障了生产稳定顺行,而且每月可节约零部件费用3万元。同时,扎实推进外委转内协、施工工艺创新和“缝补再造”工程,牵头成立攻关小组编制讨论方案、改进钳工和焊工制作工艺,先后完成了质检大楼除尘装置改造、电除尘风机房冷却系统改造等10项支援检维修项目,自主开展修旧利废项目29项,显著降低了人工、材料等费用,创效70余万元。(龙钢公司 贾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