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归乡,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老家。一迈进院子,那股独属于香椿的浓郁气息,瞬间将我包裹。我脚步不自觉加快,匆匆往后院奔去。
后院里,那棵香椿树,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正静静伫立。它的枝丫间,嫩绿的新叶长出来了,在微风下轻轻晃动,每一次摇曳,都把香椿的香气,肆意播撒在整个院子里。望着这些鲜嫩的香椿芽,我嘴角不自觉上扬,想着:这次,又能痛痛快快地吃一顿香椿炒鸡蛋了。
站在香椿树下,我的目光顺着粗壮的树干往上移,这棵香椿树,如今比碗口还要粗。恍惚间,时光倒流,小时候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我,像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丫头,秋日,会敏捷地爬上树,去摘那些熟透发软的柿子;春日,便迫不及待地攀爬这棵香椿树,掰那鲜嫩的香椿。母亲总在树下笑着嗔怪:“这哪像个乖巧的女娃娃,活脱脱一个野小子,将来怕是嫁不出去咯!”可那时的我,满心满眼只有树上的美味,只要能吃到喜欢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的生活简单清苦,平日里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有时甚至还填不饱肚子。所以,大自然馈赠的这些美味,便成了我们难得的解馋佳品。香椿树刚冒出嫩芽,我就天天在树下打转,眼巴巴地盼着它快点长大。因为我知道,香椿芽一长好,母亲就会拿出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给全家改善伙食。鸡蛋平时卖了补贴家用,母亲只拿出两个鸡蛋给大家吃,那时候家里人多,两个鸡蛋根本不够分,可加上香椿就不一样了,瞬间能炒出一大盘。一家人围坐在小饭桌前,每人手里拿着一个馍,夹上满满一层香椿炒鸡蛋,那滋味,是春天里最难忘的美味。
时过境迁,如今的菜市场,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新鲜蔬菜四季不断。香椿芽再冒出来时,似乎已引不起太多人的兴趣。曾经,只要我家这棵香椿树发芽长大一些,村里的婶子们就会带着孩子或长钩子,陆陆续续地来我家。香椿不是果实,因此我们老家人采摘香椿不说摘还是掰,新长的香椿轻轻一掰,它就下来了。
孩子会上树的上去掰,大人在下面拾;孩子不会上树的,大人就拿着长长的钩子在树下钩,孩子在下面捡。那时候,树上树下,欢声笑语不断,热闹极了。可如今,一切都变了。村里的婶子们大多已不在人世,孩子们长大后也都去了外面的世界打拼,曾经热闹的院子,如今冷冷清清,这香椿树,在这个本该热闹的季节里,也显得格外落寞。
不过,我对香椿的这份喜爱,从未改变。每年这个时候,我依然会去采摘一些。只是,岁月不饶人,我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敏捷,爬不上那棵香椿树了。好在如今住上了楼房,站在楼顶,便能轻轻松松地摘到香椿。摘下一把,放在鼻尖轻嗅,那熟悉的香气依旧……
拿回家,和鸡蛋一起下锅翻炒,动作熟练得如同复刻小时候的场景。炒好后,学着小时候的样子,拿馍夹着吃。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味道,比记忆中的差了那么一点。也许,差的不是这道菜的味道,而是那段一去不复返的、无忧无虑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