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一线,各类技术改造不仅彰显着企业创新活力,也推动着企业降本增效工作行稳致远,同样,当自身专业与生产实际深度融合之时,一场由汉钢公司轧钢厂轧机装配作业区主导的“微创新”革命,正掀起降本增效的新浪潮,一些来自基层岗位的设备“医生”,他们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用“绣花功夫”在提质降本上书写创新文章,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精益管理答卷。
妙手回春 在提升效率中守护质量
“陈工的手艺真是点石成金!”高线作业区维修班长王维看着仅用40分钟便完成安装的风冷线传动轨道新型导向辊感叹说道。
这套由废旧链轮改造的传动轨道装置,不仅完美解决了困扰产线多时的“卡脖子”难题,更将设备更换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0分钟,实现维保效率三级跳。
改造故事要从半月前的设备危机说起,高线风冷线轨道进口导向频繁出现“油路栓塞”情况,导致轧线每三天就要停机维修。面对价值数十万元的备件成本,轧机装配作业区积极配合维修人员制定技改方案。经现场研判,他们根据设备的运动原理科学计算出相应参数,并及时对现有的链轮进行了优化加工,使加工改造的链轮在轧线组装后,键槽和内孔位置完美闭合,同时,该项改造利用线切割设备一次性加工链轮内孔和键槽,配套现在所使用的传动轴,不仅根治了设备顽疾,更使备件寿命延长3倍。
此项改造在风冷线链轮组装后有效防止了辊道运转时,钢材跑偏与挡板挂蹭造成表面划伤的情况,能够很好的把钢材从辊道中导入集卷筒内部进行整齐有序的收集,对产品外观质量起到积极保护作用。
修旧利废 在循环利用中挖掘真金
“由于计划申报,380轧机导卫燕尾座无法正常发货,咱们要做好心里准备,想办法应对当前困局!”近期,轧机装配作业区高线装配导卫部分备件供货衔接暂时中断,造成了该作业区高线装配导卫班无法及时保证线上轧机更换维修的困境。
面对现实问题,该班组成员毫不气馁,积极另辟蹊径,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决定在报废的480燕尾座中来挖掘“真金”。
从报废的设备中挖掘真金?新鲜,这能实现么?
当然能,在轧机装配作业区,能工巧匠比比皆是,这不,该班组成员田春和刘伟便发明了“三步再生法”,实现480燕尾座变废为宝。他们先利用电焊修补480燕尾座磨损面,再用机床进行深加工重塑其精密尺寸,最后进行梯度热处理,增强修复后耐磨性。
经过连续十多天的奋战,该作业区创新“工坊”里,经过改造的废旧480燕尾座焕然一新,一排排“起死回生”的备件正整装待发奔向新的岗位。目前,这项修旧利废工作,不仅使单件燕尾座改造成本降低85%,更建立起备件循环再生体系,预计年节约采购成本超30万元,也见证着该作业区技术团队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智慧。
作为轧钢厂服务生产的“后勤兵”,一直以来,轧机装配作业区将“技改助力生产”视为工作的重心,通过技术骨干传帮带、对标学习等方式,不断为员工带来当前设备最佳的维修保养方法。同时,作业区聚焦提升员工技改方面的积极性,以采取经济奖励为主,纳入评优评先和晋升标准之中为辅两种方式,双管齐下让员工主动参与各类技术改造,为生产与降本增效赋予强劲动能。(汉钢公司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