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昆明池畔,风筝与时光共舞
发布日期:2025-03-27    作者:王芬娥    
0

昆明池畔,风筝与时光共舞

周日闲来没事,朋友约我去昆明池游玩,我便欣然应允。到了昆明池,眼前的景象热闹非凡。阳光倾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起金色的涟漪。微风轻拂,宛如大自然的抚摸。人群熙熙攘攘,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们。许多人手中牵着风筝线,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肆意飞舞,像是一场盛大的空中舞会。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笔下的春日,总是充满了生机与童趣,而其中最令我心驰神往的,便是放风筝。在我心中,阳春三月是放风筝的黄金时节,那些在天空中肆意飞舞的风筝,是春天最灵动的使者。

看着风筝在蔚蓝天空中翱翔,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小时候。那时,我们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风筝,农村孩子的乐趣就在于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可我不会做,我看见哥哥曾经做过风筝,就希望他给我做一个。那是同样明媚的春日,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让人浑身都透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我跟在哥哥后面喊着哥哥,眼神里满是期待,嚷着让他给我做风筝。哥哥瞅着我渴望的眼神,他说:“没问题,要不咱们俩一起动手做一个风筝?”我一听,兴奋得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说干就干,我们先找来竹子。哥哥小心翼翼地把竹子削成细细的竹条,每一下都削得极为专注,就怕一不小心削坏了。我在一旁仔细地看着,却帮不上他一点忙。竹条削好后,我们用线把它们仔细地扎起来,搭成风筝的骨架。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线要扎得既牢固又整齐,不然风筝飞起来可就不稳当了。哥哥一边扎,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步骤,我看得很认真,也想学他做风筝,虽然我的手有点笨拙,却丝毫不减想做风筝的热情。

骨架搭好后,接着就是糊报纸。我们把裁好的报纸轻轻地放在骨架上,再用自制的面水浆糊一点点粘牢,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当时也没有小刷子,直接用手挖一点浆糊往上抹,虽然弄得满手都是,却乐在其中。不一会儿,一个简易的风筝就初具雏形了。虽然它没有如今市场上卖的风筝那般色彩斑斓、造型精美,但看着我们自己亲手做的风筝,心里满是成就感。

向妈妈要了家里最结实的线,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空旷的田野。哥哥举着风筝,我则拉着线,迎着风边跑边喊:“放!”哥哥松开手,风筝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刚开始,风筝有些摇摇晃晃,像是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没飞多高就掉了下来。但我们没有气馁,哥哥调整好角度和线的长度后,再次尝试。这一次,风筝越飞越高,稳稳地翱翔在蓝天之上。我兴奋地拍着手,大声欢呼着:“飞起来啦!风筝飞起来啦!”望着那在空中飘荡的风筝,心中满是欢喜。

在那个三月的春日里,我们兄妹自制的风筝承载着我儿时太多的欢乐,也承载着我和哥哥之间浓浓的兄妹之情。风筝虽不好看,却因为我们共同的参与和努力,变得独一无二。如今,时光流转,曾经和哥哥一起放风筝的时光早已远去,可那段纯真的童年时光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看着昆明池畔孩子们一边欢快的奔跑着,一边放着手中的线,望着那高高飞起的风筝,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尽情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