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钢公司炼钢厂生产现场,钢水奔涌如赤龙,溅起的星火在暮色中织就了一张金网。身着工装、佩戴安全帽的青年工人们面庞被映得通红,双眸闪烁着钢花般耀眼的光——这是汉钢的夜,是钢铁与青春共舞的时辰,是新时代青年以热血投身钢铁事业的生动写照。
在转炉旁,入职不久的大学生刘宇正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数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氧枪轰鸣声交织,让他不禁想起前几日在陕钢集团大学生座谈会上强调的那句殷切嘱托“练就过硬本领……”。纸上方程式再完美,也需在炉火中淬出筋骨。1年前,他还在实验室模拟炼钢模型,如今却直面1600℃的高温钢水现场操作。他望着钢水包里逐渐清晰的液面,恍惚间看见了自身的成长蜕变历程——那些熬夜学习的焦灼、首次摇炉时的紧张,正被烈焰一寸寸锻成从容自信的专业素养。
生产技术室技术员胥京刚刚完成一场精彩的技术交流分享会。她运用三维动画演示出对“转炉滑板挡渣及下渣监测系统”的理解,台下老师傅们从最初皱眉疑虑到最终的认可点头,热烈的掌声如锤击砧板般铿锵有力。先前座谈会上提出的“突破思维局限”理念,这一刻在实践中成功转化,她会心一笑,摸着转炉平台斑驳的测温枪钢架感慨道:“传统工艺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绽放出创新之花。”
汉钢公司炼钢厂的文化长廊内,炼钢工黄文博驻足凝视着展板上劳模的照片出了神。那些被钢花灼溅的手背,经年累月记录的技术攻关笔记,让他想起老一代炼钢工人说的“所有的荣誉都是用责任和汗水凝练出来的”。传承不仅是经验的延续,更是在创新中实现突破。他在全员降本增效工作中,提出的《合金窄成分控制》措施,在保证原有钢材性能的前提下,巧妙降低了生产成本,正是他对使命精神、劳模精神的生动传承。
夜色渐浓,炉火不息。青年职工们的工装映衬着红光,却比任何勋章更耀眼。他们深知,钢水凝固成材需要精准的冷却梯度,而青春的蜕变需要更多的担当和作为。在未来某天,或许会有一代又一代的钢铁青年,用不变的初心探索着冶炼工艺与技术创新,用使命感解锁着一部又一部无声的密码日记,用青春与汗水铸就钢铁事业的新篇章。(汉钢公司 袁渊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