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从“铁疙瘩”里抠出真金白银
发布日期:2025-06-26    作者:殷方剑    
0

在汉钢公司烧结厂生产现场,烧结作业区作业长张优优紧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屏幕上显示的固体燃料消耗值,比公司既定目标低了0.07公斤。“可别小看这0.07公斤。”他指着皮带输送机上乌黑的焦末解释道,“全月算下来,相当于省下了几十吨燃料。”这一幕,正是烧结厂6月成本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面对钢铁行业持续承压的严峻形势,这个曾被视为“铁疙瘩”的指标难题,却通过精细化管理,硬是“抠”出了真金白银——全月降低成本28.82元/吨。

从“铁疙瘩”里抠出真金白银

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走进主控室,烧结工长苗雨正埋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嘴里念叨着:“熔剂成本较标准目标高了些,主要因为生石灰粉单价上涨,既然价格控制不了,那就在配比上想办法。”他迅速调整思路,化身“碱度精算师”,通过动态调控烧结矿碱度,成功将石粉单耗降低,节约成本约3.1元/吨。这场“熔剂攻防战”,正是烧结厂成本管控的典型战术之一。

在燃料大棚,配料工李师傅正熟练操作着焦面配加系统。“过去全部加的都是焦末,现在干什么都讲究性价比,焦面也是宝贝!”面对国内矿配比提升至65%带来的透气性难题,该作业区没有简单粗暴地增加煤耗,而是精打细算,创新采用焦面与焦末混合配比的方式,既保证了成品质量,又降低了燃料成本。“现在连扫落地焦粉都特别仔细。”李师傅笑着说,“掉一簸箕就是钱呐!”

从“铁疙瘩”里抠出真金白银

节能降耗,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

“主控注意!2号烧结机切换完成,主抽风机频率下调5Hz!”对讲机里传来调度指令。与此同时,脱硫作业区“技术大拿”刘伟正带领工人仔细巡检除尘器:“白班粉尘少,三号除尘器切成低速模式!”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直指烧结厂的成本“顽疾”——电耗。面对单系统生产导致的能源分摊压力,厂里发起了“度电必争”行动,尽管电单耗仍有差距,但能源团队已经立下新目标:“7月要让电表转速再慢下来!”

从“铁疙瘩”里抠出真金白银

全员参与,人人都是“成本管家”

成本管控的奇迹,并非仅靠几个技术骨干,而是源于一套让全员都“动起来”的机制。每天晨会上,生产技术室会通报各作业区的成本数据,烧结作业区曾因熔剂超标2.44元,当场领到整改令;作业区各个班组墙上贴着的炉机线奖励明细表,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位员工的贡献,班长卫海峰指着“600元”的奖金说:“这是大家一点一滴省出来的!”此外,该单位还鼓励创新,职工提出的“蒸汽管道保温改造”金点子落地后,月增效5万元。

看着生产线上忙碌的身影,职工们对降本增效信心十足,“只要肯干,惊喜总会出现!”(汉钢公司 殷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