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配合师傅开展试验,到独立完成简单校线,进而承担起复杂的单体测验任务;从熟悉设备调试流程、掌握电气设备运行原理,到能够独立设计电气图纸、自主编写控制程序,龙钢公司炼钢厂电仪工段天车维修电工班长陈晓栋脚踏实地,逐步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精通天车自动化控制改造、设计与调试的“电气大拿”,并荣获陕钢集团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学技练功,成为维修达人
回忆起初入职场的经历,陈晓栋感慨万千:“全新的工作环境,让我压力巨大。”2005年,陈晓栋毕业后被分配至炼钢厂,成为一名天车维修电工。天车电气检修工作不仅涉及高空与有限空间作业,还需面对数百台型号各异的设备及错综复杂的电气线路,这让初出茅庐的他一时手足无措。然而,陈晓栋骨子里的好胜心驱使他勇敢面对挑战。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制定了贴合自身实际的“理论+实操”学习计划,主动查阅电气知识资料,剖析设备电路图,钻研设备工作原理。
为系统掌握电气设备维修的专业理论,陈晓栋白天奔赴现场,实地了解设备性能,仔细观察各类线路的结构与连接方式,锤炼实操技能;夜晚潜心研究机电设备图纸,将理论与实际对照,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与维修状况,对设备名称、型号、故障部位、更换部件、服务时间、操作流程及相关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做到烂熟于心。就这样,他逐步成长为天车电气设备领域的“行家里手”。
潜心钻研,攻克技术难题
在炼钢老区,行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区域生产顺行的关键。行车作为动态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面临诸多难题。针对这一现状,他率先对行车重点部位实施分类管理,细化全员设备承包责任制。积极推动设备技术改造,先后发起了热备变频器、定子调压器和无触点接触器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落地,累计完成行车技术改造项目76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57万元。
陈晓栋主导对23台继电行车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单机构6台拍合式接触器升级为无触点和变频器控制,首次实现行车连续三个月无故障运行,创效40余万元。针对吸盘行车在不间断作业中设备异常的问题,他提出双系统一开一备、中间采用快速切换的技术改造方案,节约备件及生产费用约20万元。
严师带徒,培育专业人才
“独木不成林,孤花难成春。”陈晓栋深知,个人力量有限,要实现长远发展与卓越成就,必须依靠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工人,他依托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金点子”征集、技术攻关等活动,为职工的创新想法提供实践平台,并参与教学互动。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根据员工需求与生产实际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通过“理论+实操”模式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他常提醒自己:“作为技术工人,要珍惜企业提供的平台,发扬工匠精神,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带领团队为公司提质增效贡献力量。”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陈晓栋认真总结设备维修电工的作业难点与维修方法,利用学习会、安全警示会、质量分析会等机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青年工人,助力他们快速成长。同时,他承担起班组新入职青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任务,在现场以实用、易懂的方式,手把手传授电气设备检查技巧与维修方法,切实提升了青工的业务水平。
二十载坚守与奉献,陈晓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青春誓言。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初心,以行动成就自我,在平凡岗位上“电”亮璀璨光芒,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龙钢公司 赵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