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发布日期:2024-05-31    作者:王仲凯    
0

卢春光,长期秉持“只要敢想,就必定会有”的信念,一旦认准一件事便死磕到底,始终于枯燥中坚守,在失败里精进……

凭借着那股勇于攻坚克难的劲头,他成功发明了《一种长浇次PSB830精轧螺纹钢及其生产方法》,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

“该发明专利是在棒材产品研发进程中凝练归结出的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精轧螺纹钢连铸的可浇性问题,实现了长浇次的连续浇铸。”卢春光介绍说。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潜心钻研,拓展产品发展“动力关”

从美丽的青海湖畔奔赴油菜花海,他勇挑重担,奋发进取,始终以敢为、敢闯、敢干的工作热忱奋战于研发一线。

面对PSB830产品生产过程中可浇性差、生产浇次短、生产成本高等痛点,针对PSB830钢种高Si低Mn且Mn/Si低,不利于脱氧合金化操作以及连铸浇铸的难题,他不断地请教行业专家、查找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论文、现场做实验,通过化学成分的精准把控、炉后预脱氧、LF快速成渣与组合脱氧技术,有效管控钢中夹杂物形态,连浇炉数达32炉以上,有力解决了连铸絮流问题,大幅降低过程废品量,提升成坯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了精轧螺纹钢长浇次低成本的连续生产。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攻坚克难,聚心合力勇闯“技术关”

研发过程并不顺利,对此,他全程跟进,“那段时间他下班回去吃晚饭,再回到实验室研究到凌晨,连续几个月,每天如此。”小组成员被卢春光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所感染,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团队先后化解炼钢、轧钢技术难题,累计跟踪生产达200余次,优化技术方案15次,顺利完成PSB830的首次试产,成功开发出φ32mm规格的PSB830精轧螺纹钢,在保障钢材性能稳定的同时,满足了精轧螺纹钢筋“高精度”的工艺要求。

此外,他不仅局限于精轧螺纹钢的发展,还引领研发组人员提炼布局高强钢筋的发展,推动高强钢筋的标准与应用,其中《钢筋混凝土用65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T/SSEA0275—2023)团体标准,获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批准发布并实施。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创新为本,强化推进产品“质量关”

身为优特线棒研发室组负责人,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他一步一个脚印,躬身实践,深入探寻,以最为淳朴的姿态捍卫着心中的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当中,深入新产品开发、转型升级一线。

作为研发人员,他带领团队通过不断地创新尝试与突破,先后成功解决新品研发过程中关键元素控制、精准设计冶炼、气体含量把控、组织性能调控等工艺难点,完成各类工艺创新近40余项,开展降本增效产品14项,累计降本202.29万元,各产品吨钢降本4.78至49.27元/吨,参与完成《高品质棒材模块化精炼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验收,形成精炼技术模块化,精炼炉效率提升15%,吨钢成本降低20元;参与研发的650MPa级超高强抗震钢筋,产品实现Φ6-32mm盘螺、直条品规的全覆盖,由他提炼的《经济型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荣获2023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等奖,由他主导的两项成果分别荣获2022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成果一等奖、三等奖,一项成果荣获陕西省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创新研究院 王仲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