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时,阶前的兰草叶尖已凝了细白的水珠。用指尖轻触,凉意便顺着指缝漫上心头。原来,白露已悄然而至。这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具诗意的时辰,暑气褪尽,秋意渐浓,连风都染上了几分温柔,将夏末的燥热轻轻拂去,只留下满世界的清爽。
露水是白露最灵动的注脚。天刚蒙蒙亮,园子里的草木便都换了模样,月季花瓣上缀着的露珠,像揉碎了的月光,轻轻晃动便滚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凉意;银杏叶刚泛黄的边缘,被露珠压得微微下垂,风一吹,露珠便顺着叶脉滑落,在草叶间打个转儿,又钻进泥土里不见了踪影。老农说,白露的露最是金贵,沾了露水的庄稼长得旺,晨起去田埂上走一圈,裤脚沾着露水,连带着日子都有了水润的盼头。
这样的时节,最适合寻一处清净之地,与自然对谈。巷口的老茶摊支起了粗陶壶,煮着新采的白露茶。茶叶是老农凌晨带着露水摘的,冲泡开来,茶汤清透,入口先是微涩,而后便有甘醇在舌尖散开,混着秋风里的桂花香,让人忍不住慢下来。茶摊旁的柿子树结满了青黄的果子,叶子被露水打湿,绿得发亮。摊主说,等过些日子霜降,柿子红透了,摘下来泡在酒里,冬天喝着暖身,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念想。
白露也藏着生活的细碎温暖。民间有谚语:“白露身不露”意思是在白露时节,不要让身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会自觉添加衣物,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与清爽的季节美美来上几张靓照。记忆中,母亲清晨会把晾在阳台的衣物收进来,说沾了露水的衣裳穿着凉,要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她还会泡一罐桂圆红枣茶,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说入秋了要补补气血。而我,喜欢坐在窗边,手捧母亲烹制的红枣茶,坐在窗边看书,偶尔抬头,能看见楼下的老人牵着小狗散步,小狗的爪子沾了露水,在地面留下浅浅的脚印,像一串小小的梅花。风穿过纱窗,带来邻家晒的桂花干的香气,让人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白露这天蒸桂花糕,糕上撒着细碎的糖霜,咬一口,满是秋天的甜。
日子就这样在露水生灭间悄然流转。白露过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蝉鸣渐渐稀疏,雁群开始南飞。但不必感伤,因为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馈赠,白露的露滋养着万物,为秋收积蓄力量;秋风的凉让人清醒,学会在忙碌中寻得片刻安宁。就像这露珠,虽然只在清晨短暂停留,却用自己的晶莹,装点了整个秋天,也让我们懂得,平凡的日子里,藏着最动人的诗意。
暮色降临时,园子里的露水又开始凝结。我站在阶前,看着叶尖上的露珠在夕阳下闪着微光,忽然觉得,人生就像这白露时节,有清凉,也有温暖;有离别,也有期待。重要的是,我们要像欣赏露珠一样,珍惜每一个当下,在岁月的流转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清欢。
此刻,有点想念母亲的桂花糕了。(龙钢公司 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