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潮席卷而来,就连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在讨论观看哪吒后的感受,家长则分享从电影学到的教育感想,加之我最近在看樊登解读的《论语》,从中愈发觉得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乃至整个家庭传承的重要意义。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就像哪吒,以魔丸的身份出生,有与生俱来的“叛逆”与“个性”。那么,他就真的只会成为作恶者?闯祸的人吗?显然不是的,我们看哪吒的父母,父亲正直、善良、大义,母亲开明、包容、有爱,在这样家庭的熏染和浸润下,魔丸搞破坏也是有底线的。所以,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先去做什么样的人。因为,你的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人,只会成为你。故家风传承至关重要。
“崇俭戒奢”历久弥香永不过时
春秋时期,奢靡之风自上而下盛行。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现在社会科技发达,生活富足,很少有吃不饱的情况,孩子们没有经历粮食从种子到粮食的过程,没有挥汗如雨在田里播种、锄草、施肥、收获的感受,自然不知“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公园里一个小朋友掉了一块饼干,孩子的妈妈自然地说:“不要了,重拿一块。”听之,我不禁觉得大人的下意识浪费,会让孩子觉得掉地上就不能吃了。那么,孩子会养成浪费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骄奢。这不是正向、正面的影响。在我家,即使小块馒头掉地上,奶奶也会立即捡起来拍拍土,有拍不掉的灰,也只是小心掐掉一点,让损失最少。久而久之,我的孩子耳濡目染,很珍惜食物,不会轻易扔掉粮食。我认为,珍惜粮食是节俭家风的最基本、最朴素的传统。唐代房玄龄的父亲留下“清白”的家训成就三代清官的美名。司马光告诫子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古人用实践告诉我们,好的家风会浸润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心,成为指导家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标杆,让崇俭戒奢成为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优良传统。
“正己化人”标杆端正影自正
樊登讲《论语》时,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家庭教育角度去讲父母言行、德行、家庭风气对孩子的影响,让我深有感触。《论语》里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说明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于家风的涵养和子孙后代的感染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今社会,逐利之心日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金钱观就显得更加重要。包拯家训中规定:贪赃的子孙不能进祖坟。包拯以清廉的家庭风气,为后世子孙树立一座精神丰碑,让子孙明白廉洁并非固执,而是温润的美玉让人心生向往。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学习古人教子之道,先端正自身行为,让自己成为标杆,如此一来,孩子自然也会受到积极影响。我们要坚持以廉洁正直的心去涵养家风。
无论是电影里传播的育儿观,还是《论语》中的智慧之言,都揭示了好家风方能传世长久的道理。在我心中,节俭、正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些美好品质跨越千年时光,从书本中走来,时刻教诲我们传承良好家风。(龙钢公司 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