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拂,万物焕生机。在十里钢城,职工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厂房之间,他们以奋斗为笔,汗水为墨,将一幅幅春耕画卷,在汉钢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他们是精准决策的“指挥中枢”
在汉钢公司炼铁工序铸运作业区生产现场,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值班员再贴切不过。在宽敞的铸运指挥中心,一块约10㎡的LED电子大屏上,铁运线相关的各类信息如潮水般涌动,密密麻麻的数据仿佛在为占据一席之地而“激烈竞争”,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却镇定自若,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迅速思考判断,发出相应指令。“我们发出的每一道指令,都需要反复论证,所以平时工作中不能用任何一丝麻痹大意。”铁运线上一辆辆罐车在轨道上呼啸而过,仿佛一座“移动的钢铁熔炉”,将承载着希望的铁水,送入下一道工序。
今年来,面对多次突发的生产状况,他们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做出精准决策,成功化解危机,为炼铁的稳定生产筑牢坚实根基,成为同事们眼中可靠的“主心骨”。
他们是足智多谋的“降本智囊”
“他们爱学习、点子多,总能巧妙解决难题。”这是同事们对作业区成本管理小组的评价。在岗位上,他们思维活跃,工作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铁前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贡献力量。
“今天我们要从机车运行降费入手,认真核算,找出降费关键点。”工作中,他们始终围绕降本增效的目标,深入挖掘成本控制的潜力,不断拓展增效空间。他们精心制定作业区成本指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将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班组,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
今年以来,为将标准成本贯彻到每位员工,他们制定了与成本控制挂钩的奖励机制,让表现优秀的班组得到实惠,使降本增效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他们的带动下,该作业区形成了人人关注成本、个个参与降本的良好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共同为降低生产成本贡献力量。
他们是工艺精进的“铁前先锋”
“如何提升铁水运输效率这个课题,是咱俩未来一段时间内钻研的方向。”别看他们年纪轻轻,却早已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业务能力,成为同事们眼中铸运生产工艺的“黄金搭档”。他们能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靠的是对知识的执着探索和对工作的满腔热忱。
在攻克提升铁水运输效率项目上,他们发现现有运输路线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运输时间长、能耗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连续数周扎根在铁运一线,详细记录每一次运输的时间、路线、铁水温度变化等数据。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他们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运输路线优化方案。新方案通过调整运输车辆的调度策略,采用更科学的循环运输路线,减少了车辆的等待时间和空驶里程,不仅将铁水运输效率提高了15%,还大幅降低了运输能耗,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成本。(汉钢公司 张永谦 邓铁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