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她的安全日记里 写满了别人的平安
发布日期:2025-04-24    作者:刘王丽    
0

早上七点半,龙钢公司检验计量中心荧光分析班班前会准时开始,一个扎着马尾的身影正俯身核对当日的安全风险清单。“气瓶存放区的防倾倒链要再紧固一遍。”“高温室马弗炉的电源线需要重新包扎绝缘……”翻开安全员姚寓萍那本磨得发旧的工作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清单填满了每一页,却唯独找不到“平安”这个简单的词汇。面对同事的疑问,姚寓萍露出温暖的笑容:“对我来说,平安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大家规范作业的每一个动作里。

她的安全日记里 写满了别人的平安

326份“安全档案”:为员工量体裁衣织就防护网

“小姚这安全档案比体检报告还详细!”在检验计量中心干了二十年的老工人程艺龙,翻着厚厚的安全档案连连感叹。原料制样工张超就亲身经历过这份“安全体检”的呵护,姚寓萍在建立“一人一档”时,不仅记录了他的基础信息,更细心地发现并标注了高血压等健康状况,并随时提醒测量血压。这份近乎苛刻的细致,源自姚寓萍连续90多天扎根生产一线的坚守:她带着记录本走遍每一个岗位,完成120次标准化操作随机抽查,将326名员工的安全“基因”——从操作习惯到应急反应,从健康指标到心理状态——都精准地刻进了档案里,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

她的安全日记里 写满了别人的平安

74项履职清单: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

“两万步不是数字,是丈量安全的尺子。”提起微信运动里时常霸榜的步数,姚寓萍说道。

在推行“一岗三清单”制度期间,她日均两万步的足迹遍布检验计量中心14个班组,用脚步织就了一张立体防护网:从中层干部的工作部署到班组长的现场督导,从技术员的风险辨识到操作工的标准化作业,74项岗位专属任务在她的记录本上渐次清晰。每一步都是责任的刻度,把清单内容细化到应急演练频次,化验室日常巡检标准精准到药品储存毫升量,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了精准指引。这些带着现场温度的数据,最终都化作安全防线最坚实的砖石。

她的安全日记里 写满了别人的平安

224次应急演练:让安全成为肌肉记忆

“弯腰、捂鼻、摸墙——走!”每周四的应急演练日,总会准时响起姚寓萍响亮的声音。她深谙:真正的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在去年组织的224次应急演练中,她创新设计出“盲演”模式:随机拉响警报,不设脚本、不定场景,让员工在完全真实的状态下完成应急处置。

她还将枯燥的消防培训变成“安全运动会”,用水带连接竞速、空气呼吸器盲装等趣味项目,让员工在汗水中把安全技能练成条件反射。如今在检验计量中心,遇到突发状况时员工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慌乱张望,而是像听到发令枪的运动员,立即进入预定“动作轨道”——这份刻进肌肉的记忆,正是姚寓萍用200多个日夜打磨出的最硬核“护身符”。

深夜十一点,安全环保组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姚寓萍正伏在电脑前,认真编辑第二天清晨要推送的“每日一安”学习内容。屏幕的微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细密的声响:“明日重点:对拉伸试验机设备安全防范措施进行验证。”此时此刻,“在看不见的地方守护,在听不见的时刻牵挂”正是她的真实写照。(龙钢公司 刘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