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钢公司,“人人争创最佳实践,人人争当最佳实践者”的热潮澎湃涌动。员工们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思维,积极投身到降本增效的探索中,“好点子”在这片生产的热土上不断涌现。看似平凡无奇的奇思妙想,却如同神奇的种子,在他们的努力实践下,结出了降本的“金果子”。
妙手回春,降本有术见真章
微信运动步数20000以上,维修工申振伟每天不是在设备点检的路上,就是在小计小改的现场。这不,在对老区上料皮带机头溜槽检查时,他发现溜槽落料点斜面钢板破损,极易出现漏料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老申马上联系岗位人员召开“诸葛会”,经过反复论证、多方求证,他们发现不仅要对破损的溜槽钢板进行修复,还需采取措施避免其频繁受力,如果在溜槽落料点处存些料,不就能保护钢板不破损了吗?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脑洞大开。
制作一定倾角的剩料台,将其固定在溜槽上?老申的这个想法一出,顿时让大家兴奋不已。事不宜迟,说干就干!在工段长的带领下,他们分头行动。有的查图纸负责剩料台的形状和大小测算,有的拿工具准备负责技术改装,经过一番切割下料、精准焊接,一件凝聚着大家智慧和汗水的“新耐磨台”成功诞生。经过连续多天的上料运行观察,改造后的溜槽“耐磨台”效果显著。其形状小巧,不仅大幅延长了钢板的更换周期,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溜槽落料点钢板的破损问题,有效防止了因钢板脱落而导致的皮带撕裂事故,为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工细作,轴瓦焕新绽生机
不久前,炼钢新区除尘风机轴承座振动、温度异常,这一现象引起了除尘工长张军锋的注意。他立即组织维修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决定对风机轴承座进行开盖检查。当轴承座拆开后,仔细查看发现轴瓦内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坑,如果不处理,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产流程。
“轴瓦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更换全新的轴瓦,而一副新轴瓦的采购费用高达5万元。”技术人员在仔细鉴定后说道。就在众人都默认更换新轴瓦这一方案时,张军锋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我们先尝试修复,实在不行再换新的,能省一点是一点。”他的提议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在张军锋的带领下,维修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秉持着这种信念,他们全身心投入轴瓦的修复工作中。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不断打磨,轴瓦内侧达到平滑平整的要求,他们重新进行装配调试。当风机再次缓缓启动,熟悉而稳定的运转声传来,监测数据显示,风机振动恢复正常,轴温也降至合理范围。此举保障了炼钢工序的稳定生产,为企业直接节约了5万元的设备采购费用,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变废为宝,废品逆袭成良品
近日,该工序维修人员决定对混铁炉炉下罐车轨道隐患进行整改,当报废的轨道取除后,铺好新轨道,有人准备用新的钢板料制作压板和垫铁,被维修主管赵雷制止。
赵雷说道:“修旧利废,节支增效!我们平时收集的边角料这次可以派上用场。”维修团队充分利用现场施工的边角废料,依据其厚度、大小等特性,制作加工轨道压板和垫铁。经过他们的巧手改造,这些边角废料摇身一变,成为维修辅材的成品料,极大提高了边角废料的附加值,为企业节约了材料费用。
“节约一分不嫌少,浪费一分都是多。”这是龙钢公司始终秉持的节资降耗理念。龙钢人积极自发地融入降本增效主战场,聚焦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难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助推企业提质增效、挖潜降本工作有序推进。(龙钢公司 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