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主 角(小小说)
发布日期:2018-09-14    作者:李武强    
0

  一辈子都是台下当听众,今天却成了主角登上了舞台。老李真有点不适应,在大伙们热烈的掌声和主持人的热情邀请中,老李跷跷巴巴走上台。
  今天是公司退休职工欢送会,其中有一个互动节目,就是主持提问相关问题,被选中的人解答。老李被大伙推荐为代表走上了舞台。
  主持人:李师傅,你明天就要退休了,有什么话要说吗?
  老李:后天我就可以美美睡一觉了。感谢党,感谢组织。
  看着主持人和大伙们都在轰笑,老李又赶忙补充一句:“感谢公司领导,感谢分厂各级领导。”大伙又是一阵轰笑。
  主持人也在笑。随后劝导老李不要紧张,同时改变了方式,让老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她同老李面对面屈膝交谈起来。
  主持人:李师傅,你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
  老李:1970年10月6日。
  主持人刚问毕,老李便脱口答出。
  主持人:这么说,你参加工作已有37年了。
  老李:37年两个月零24天,且一直在炼铁高炉干炮泥工。
  没有等主持人说完,老李纠正地答到。
  看到老李逐渐放松地表情,主持人又继续与他攀谈起来。
  主持人:你认为37年来你最自豪的事是什么?
  老李:由一个农民娃变成了八级工,成了人前人后受人尊敬的技术工,享受了同龄人不可多得的待遇,我很满足,也很自豪。
  主持人:你认为37年来你最兴奋的事是什么?
  老李:1995年9月28日,炼钢转炉投产。记得那天我正轮休,可我没有回家,与几个同室工友一起来到炼钢厂外。当时厂外戒严,保卫人员不让进现场,我们就在外面等。不仅仅是我们在那里等,焦化、烧结、机动、运司一些老工友,还有许多年轻人和附近个别村民也都在外面等。因为大伙都没有见过炼钢,都不知道钢是怎样炼的,都想在现场看一下那钢化飞溅的场面。当我们听到里面传出“出钢了,出钢了”的喊声时,我们厂外人都欢呼起来,尽管还没看到钢化飞溅的实景,但我们能想象到和电影里放映的一样。我们当时忘了年龄,同年轻人一样,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跳着、闹着,疯狂了半天。晚上,几个人到外面小饭馆自费喝酒又庆贺一番。不是我们发疯,而是确实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我们厂从58年建厂,一直是炼铁不会炼钢,到了我们这代人实现了钢铁梦想,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让钢化飞溅韩塬大地,我们心里真是十二分地高兴。至今,每每回想起来都情不自禁地为之激动,为之兴奋。
  老李说着不由的声音高了起来。主持人和台下听众们此刻静静地都沉浸在老李的讲述中。
  主持人:你认为37年来你最幸福的是事什么?
  老李:厂团委给我们举办的集体婚礼。那是1978年上半年,厂团委举办首届青年团员春游活动,在那个活动中我结识了焦化厂的“三八红旗手”--乔玲,就是我现在的老婆。当年国庆节,厂团委为我们十对青年人在厂大礼堂举办了厂内首届青年集体婚礼。说实话,那场婚礼既隆重又简朴,既热烈又时尚,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娃来说,既省了相当大的婚礼费用,又能十分体面让双方亲友满意,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当我们十对新人在众亲友的欢呼祝贺声中接过厂领导给我们颁发的结婚证书时,那一刻别提我们内心有多么幸福。
  说到此刻,老李喜悦地迷起了双眼,似乎又沉浸在当年的喜悦当中。
  不久,老李又说:此那以后,每年他们十对人都要小聚一次,每次聚会都要邀请当年的小张团委书记参加。
  主持人:你认为37年来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老李:铁厂的变化。不,咱们龙钢厂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炼铁厂来说,当年只有2m³的冲天炉和28m³小高炉一座,后来分别大会战65天、75天、150天,陆续竖立起65m³、75m³、150m³三座,让整个铁厂有了炼铁厂的模样。那时,我们站在厂西门,放眼一望,紧沿大门东西笔直的大路北边,依次排开的四座形如铁塔似的高炉,别提有多神气。2005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那四座高炉一夜之间化为平地,代之而起的是1080m³、1800m³、2500m³现代化高炉五座,比之前更威风、更神气,产量由过去年产4万吨到如今年产800万吨。这一些变化和经历我都亲自目睹了,我很幸福,也很高兴。再说我们厂,过去只是一块小小的荒芜之地,仅巴掌大的地面上有两条荒沟从中穿过,小小的炼铁厂和土焦厂就横卧在其中。如今厂占地达5平方公里,炼铁、炼钢、烧结、机动、运司、焦化等分厂拔地而起,拥有职工最高达2万余人,成了誉满三秦的现代化的钢城。这期间能融入自己一份心血,我感到十分高兴。
  主持人:37年来,让你感到最尴尬的或者说是最可笑的事是什么?
  老李:去渭南东风机械厂加工渣口套管。当时,人家问我渣口套管的口径有多大,我用手一比化说就是这么大。看到对方迟疑的态度,我又补充了一句,来时我用手亲自测的,保证没问题。人家又问,你没用卡尺量一下?我说,用什么卡尺?我们自己的手还不顶用?弄得对方直发笑。事后,我被领导美美地训了一顿。再后来,我们厂办起了夜校,我们开始学起许多技术知识。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的可笑、无知。
  台下一阵笑声。
  主持人:37年来,让你感到最辛苦的事是什么?
  老李:铁厂三次上马。那是1984年恢复生产后,面临厂里百废待兴的局面,厂里提出二次创业。当时无论是厂领导还是普通工人,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一线职工都进行周六义务劳动。挖电缆沟、打焦炭、拆土焦炉、搬耐火砖、下地洞放电缆、爬高炉放皮带,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走,不分你我、不分男女、不分轻重、不分脏苦、不分里外、不分节假,不要任何报酬。说实话,那时候厂里比现在热闹,一边是人欢马叫,一边是机器轰鸣,一边是人声鼎沸,一边是热火朝天,厂里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到处是一片干劲冲天、你追我赶的场面。尽管当时感到整天很苦很累,但大家却从没有什么牢骚,更没有什么怨言。说实话,那种场面现在已经很难看见,但只要回想起,仍让人激动不已。
  主持人:李师傅,前面我们说了许多高兴的事,那么37年来对你来说,有没有感到最为艰难的事?
  老李:有。那是1997年到2001年,当时全国钢铁行业不景气,我们日子真的不好过,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我们当地人还能从家里带点干粮贴补点,可怜那些外地人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一个个饿的直躺在床上不起。领导让上班,娃娃说,你给个馒头,我就去。不少娃纷纷离厂出走,我们班上一个叫奋强的小伙就是其中一个。陕北娃,从学校分来不久就赶上工厂不景气,小伙子坚持了一年,最终还是离开了厂。说实话,小伙是个好苗子,只是可惜了。
  台下一阵沉默。
  主持人:李师傅,37年来让你感到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老李:1999年5.12事故。当时,高炉结料,我们不顾技术员的阻挡还是用过去的土办法,即用雷管装满炸药去炸炉膛。尽管那办法我们已经用了多年,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那次我们出事了,三位工友被炸的血肉横飞,那场面的确惨不忍睹。三位工友都是同我一年进厂的,其中一个一直和我同宿舍,关系非常好,直到现在我还时常不断梦到他。逢年过节,我既想到老工友家看望一番,又怕引起其家人的伤感。每每此时,我内心十分难受。
  老李留下了眼泪。台下又是一片沉默。
  主持人很快转移话题。李师傅,那些事已成为历史,好在我们吸取了当年的教训,如今18年了再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老李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主持人:李师傅,你如今要离开你的岗位了,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老李:真没想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在这里已经37年了。外面的世界我不曾了解多少,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感到十分亲切。如今,要离开这里了,我真的有点舍不得。几天来,一下班我就到处走到处看,希望把一切都能记下来。只可惜随着岁月的遗失,有些地方已发生了变化,找不到当年的踪影。那天,我在西门旁废弃的窑门口发现一块铁牌,上边写着“炼铁炼人炼红心”的字样,那是当年一直挂在我们高炉炉台的宣传牌,让我感慨了半天。当年,我识字不多,但那块“炼铁炼人炼红心”却留在了我的心里,用时髦的话讲,成了我的座右铭。咱们厂子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不管别人咋认为,反正我认为厂子就是我们职工的命根子,钱袋子。我们进了她的门,就应该一生一世与她生死相依、出力流汗。最后,希望每年我们那些退休职工能到厂里转转。
  “李师傅放心,到时候我们亲自用车接你。”
  掌声和呐喊声从台下响起……(龙钢集团 李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