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人来到人世间学会的第一个词语,是寒冬里温暖的阳光,是疲惫旅途上的港湾,是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护佑幼小的生命茁壮成长。每一位母亲都是普通而伟大的,聊起我的母亲,我总有讲不完的话。
吃苦耐劳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不是在麦田里锄地、给棉花捉虫子,就是在花椒地里除草、烧地、摘花椒;不是急匆匆提着桶去喂猪,就是顶着大太阳在平台上晒花椒;不是夜间在织棉布、做衣服,就是夏日骄阳在门口纳鞋底、做鞋子。农闲时,母亲还在附近打零工,翻新过旧的水泥袋子、做过建筑队小工,母亲好像总是一刻也停不下来。
母亲曾骄傲地说过,“家里第一台洗衣机是用我种的棉花卖的钱买的。”“我喂过的猪长得可好了,最多卖过1000元。”“我挣的钱都贴补家用了。”
心灵手巧的母亲
小时候,家里蒸馒头用的是烧煤炭的大灶炉。夏天天热,母亲经常早早起来蒸馒头,散发着面香的馒头一出炉,她就端着提前和好的面水,用大锅、大篦子和一张凉皮蒸布蒸出一片片软软滑滑的凉皮,切成条,加上配菜、蒜水,让我骑着自行车给在城里做生意的父亲送去。午饭的时候,父亲就能吃上自家做的凉皮。父亲美美饱餐一顿,一边插着嘴边的辣椒油,一边说着“美”!
冬天,则会蒸上几大篦子的蒸肉白菜,粉条与肉臊子在锅里稍微炒制调味后,放凉一些,与白菜、面粉混合,上蒸笼,30分钟左右院子里就飘满了蒸菜的香味,蒸肉白菜的制作,需要掌握好盐、生抽的调味和面粉的比例。经验丰富的母亲总是能恰当掌握比例,呈现软硬适中、色香味俱全的蒸肉白菜。
有时候,家里突然来客人了,个子小小的母亲便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不一会儿,菜盒、烙饼、糊卜、饺子等稍复杂的饭菜经过她的手,快速地呈现在眼前。上中学后,因为住校,我周末才能回家,母亲从周六上午就开始忙活,早饭、午饭、晚饭换着花样做。周日下午还会准备些炒蒜苗、辣椒、煮黄豆等方便携带的食物让我带到学校。
母亲为什么做饭做得又快又好?外公外婆在她1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还有两个弟弟,他们姐弟是他们的爷爷带大的,所以,她早早就开始学做饭,老爷爷是做饭的高手,给她传递了好多秘诀。多年的做饭经验是母亲烹饪美食的基础,而对家人的爱和关心,更是母亲制作可口饭菜的动力。
热爱生活的母亲
母亲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她对衣服鞋子有自己的品位。她经常对我选的衣服鞋子从样式、颜色上各种评价。年轻时候的母亲衣着朴素得体,每次要出门都会洗头、换衣服,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干净整洁,但印象中从未卷过发,近几年因白发偶然染染发。
前几天,去看望父母,聊着聊着,她突然说:“你哪天有空了带我去买一双鞋。”母亲十年前因脑梗行动不便,能到店里逛一逛,挑一双心仪的鞋子,对她而言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说走就走,我开车载着父母来到店里。母亲坐在椅子上,试着鞋子,“这双鞋鞋面有点深。”母亲对脚上穿的一脚蹬鞋子左看看右看看,店里服务员又拿出几双让她试了试,最终选了两双。回去的路上,母亲开心得说:“你看,我自己选的鞋子好看吧。”我说,“自己喜欢就好,总比我买了不满意,来回换好些。”父亲听着,打趣:“你呀各种讲究,对我做的饭、打扫的卫生各种要求。”小时候,我不理解母亲的各种“挑剔”,现在长大了,也理解了。
时间过得真快,母亲已年逾古稀,行动也不方便。刚生病的时候,一辈子勤劳停不下来的她总是不开心,现在也慢慢习惯了,可以慢节奏地歇下来看看电视、晒晒太阳、拉拉家常,怡然地享受老年时光。有一次,她一边观看乒乓球比赛,一边如数家珍着说出了好多国家现役的年轻运动员的名字,我竟有些意外,也为她年轻的心态而感到开心。愿天下的母亲都健康美丽、开心快乐!(龙钢公司 薛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