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打湿了春天。谷雨时节,天空总是含着云烟,似一张被揉皱的宣纸,而雨水如墨,洇开一团青灰色。谷雨是春晚的轻轻吟唱,滴滴落雨中似有不舍,带着三分矜持,缓缓地落。
谷雨是轻柔的,仿佛是春天的呢喃,悄悄地说给大地听,既无惊蛰的炸雷作前奏,也不似清明般沾衣欲湿,纵然千丝万缕,也只是润物无声。新长的绿叶与青草被洗得发亮,油绿的光泽顺着叶脉游走,仿佛能听见新鲜的汁液在茎管里汩汩奔涌。池塘浮萍初圆,蛙鸣苏醒,惊起阵阵涟漪。更多的花儿开了,艳冠群芳的牡丹、紫意浪漫的楝花、清香多情的荼蘼。谷雨不是花事尽,而是一场更为盛大的花事的开始。
谷雨打湿了晚春、打湿了绿叶、打湿了繁花。这样的节气总让人想起戴叔伦的“燕子不归春事晚”,或是范成大的“谷雨如丝复似尘”。雨水浸润的时候,正是诗意疯长的时候。雨滴敲打着青瓦,在心上酝酿出浓郁的情思,被多愁善感的人赋成诗行。但在农民心里,谷雨晕染不出诗意,却能带来蓬勃的生机。
当布谷鸟的啼声犁开湿润的空气时,稻田已褪去最后一丝的冷意。农民赤脚踩在松软的泥水里,裤管卷过膝盖,弯腰,手起,采几株禾苗,栽进水中,秧苗便在温暖的雨中舒展腰肢,抖擞起崭新的绿意,而棉籽则在暖土里翻身,玉米秆正将绿意一节节拔高,红薯藤悄悄攀过田垄,麦苗的脊梁更为挺直了,嫩得能够掐出水来的穗尖已孕着乳白的浆。“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谷雨带来的诗意充斥着文人墨客的胸怀,而谷雨带来的忙碌则充盈着农民的日常,撑开了土地的束缚。广袤的土地裂开了缝隙,是农民用锄头刨开的,是春牛犁开的,是野外的种子自己顶开的,每一道缝隙都尽情地敞开,一起吮吸谷雨降临的甘霖。大地如同母亲哺育婴孩时敞开的怀抱,让一粒粒种子喝饱了。
老家的葡萄藤在谷雨前后都要被母亲修剪。她说枝叶太多,果实就长不大,长不甜。于是,她干脆地剪掉那些瘦弱的、纤长的、霸道的、多余的枝条,还给葡萄藤清爽的面貌。这样一番修剪下来,等到葡萄藤发芽、开花的时候,片片绿叶会长得更大,花朵也会开得更好,再等夏天结果,果子大而饱满,甜而香。人生何尝不需要适时地去修剪?去剪掉多余的念想,剪掉不必要的物品,剪掉繁杂的思绪,将心清空,生活删减,才可轻装上阵,人生才能开出更好的花,长出更甜美的果子。
谷雨轻轻滴落,毫不吝啬,是最慷慨的馈赠者。它把云朵揉碎成万千颗种子,又将人间的汗水酿成琼浆。它不会亏待每一滴汗水,它会把汗水催化成新绿与希望,让这个春天再热闹一阵、精彩一阵。(龙钢公司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