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终于踏上了那归乡的路途,心心念念的合阳老家一点点在眼前清晰起来,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如汹涌的潮水般扑面而来,仿佛时光瞬间倒流,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未曾有丝毫改变。
踏入家门口的那一刻,屋内弥漫着熟悉的、淡淡的烟火气息。父母听到车子停靠的声音,屋内瞬间亮起了温暖的灯光。父亲快步走到门前,那目光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因孩子归家而激动的朦胧。母亲也紧随其后,快步迎了上来,关切的话语滔滔不绝,那是家独有的温暖。
第二天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大地,父亲就不停念叨着地里的柿子树。“走,咱摘柿子去!”父亲一声呼喊,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跟了上去。父亲扛着长长的竹竿,母亲拿着竹筐,我则像个小尾巴一样紧紧跟在他们身后。来到地里的柿子树下,父亲抬头望着满树红彤彤的柿子,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他熟练地举起竹竿,轻轻一勾,熟透的柿子便如同听话的孩子般乖巧地落入筐中。
闲聊中,我得知今年的柿子收购价一斤才几毛钱,心中不禁一酸。看着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我越发体会到他们的不易。母亲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拾起柿子,放入筐内,嘴里念叨着:“这柿子可甜了,等会儿给你做柿饼吃。”柿饼,那是童年最可口的零食,承载着母亲对我深深的爱。记得小时候,每到寒冬,母亲总会亲手为我制作柿饼。她将柿子去皮,用绳子逐个串起,挂在屋檐下。经过阳光的沐浴与时间的沉淀,柿子慢慢蜕变成香甜软糯的柿饼。那细腻的口感、甜蜜的滋味,至今仍在我的舌尖萦绕,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摘柿子的过程中,我与父母有说有笑。我们畅聊着儿时的趣事,回忆着那些调皮捣蛋的日子,笑声在田野间回荡;我们谈论着村里的变迁,哪家盖了新房,哪条路又重新修过;我们也分享着生活的琐碎,柴米油盐中蕴含着平凡的幸福。那一刻,亲情的浓郁与故乡的亲切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紧紧环绕。
相聚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离别已悄然来临。母亲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将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仔细挑选,精心装袋,塞得满满当当,执意要我带上。带着父母的爱和故乡的牵挂,我踏上了返程的路。车子缓缓启动,渐行渐远,父母的身影在后视镜中越来越小,但他们的爱却如同一盏明灯,永远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柿子红了,红透了故乡的秋,也温暖了我的心房。我爱这红彤彤的柿子,更爱我的父母,爱这片生我养我的故乡土地。(汉钢公司 乔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