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知微 见微 慎微
发布日期:2020-11-19    作者:王亚军    
0
《韩非子•喻老》中有扁鹊见蔡桓公一节,对我们理解防微杜渐的深刻含义很有启示。扁鹊初见蔡桓公就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可桓公自我感觉良好,坚持说:“寡人无疾”,拒不治疗。在扁鹊出门后,还讥讽的说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病灶逐渐发展至肌肉里、肠胃内,扁鹊屡次提醒早治,桓公不仅不听,还很不高兴。直至病入骨髓,疼痛难忍才派人寻找扁鹊医治,但这位名医已逃至秦国。不久,桓侯病死。为此,司马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感慨道:“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可惜,一般人难得“预知微”。许多致命的“慢性病”,起初都没有什么症状,而且表象上呈现的仍是健康,谁肯“知微早医”呢?只有圣明之君、贤达之臣、聪慧之士才能见微知著。殷商贤臣箕子,做为纣王的叔父,在见纣王进餐时用象牙筷子就恐惧起来,叹息道:“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他认为:“象牙筷子肯定不会放在鉶上,必然要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用象牙筷子玉杯子不可能会以豆子豆叶等普通蔬菜作为食物,那么食物必然是牦牛、大象、豹子幼崽等珍馐佳肴;吃牦牛、大象、豹子幼崽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绫罗绸缎的衣服无数,房子做得很大台筑得很高。我担心他的结局,所以害怕他的开始。”果然,后来纣王搞起了酒池肉林,日夜沉迷于酒色而不理朝政,最终被周武王所灭。成汤所创的江山历经六百余年而断送在纣王手中,从使用一双象牙筷子开端而毁于一旦。
一切疾病在刚开始时都微不足道,因此在声色犬马的封建社会,许多先贤提醒人们一定要慎微。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中写道“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人间训》一书中写道:“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三国时的文学家应璩有诗说:“细微苟不慎,溃堤自蚁穴;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这些慎微的思想,是很合辩证法的。“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任何事物总是由小到大,由微而著,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今天看似小事、小节,稍不注意,明天或许会发展渐变成大事、大节,最终“反水不收,后悔不及”。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冰心说过的一句话:“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阻止我们前进步伐的往往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恰恰是我们鞋里的一粒沙子。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狄更斯在其《双城记》中的这句名言怕是最合适不过了。在这个时代,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从微小细节做起,不拘小节,从酒色开始,从敛小财起步,最终量变引发质变,跌入腐败犯罪的深渊。足见不慎甚微,贻害无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仆,更要慎微,时时处处以“三严三实”来要求和对照自己,心中有党做政治的明白人,心中有责做发展的开路人,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心中有戒做高尚的廉洁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培养健康、高尚、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锤炼过硬的作风,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强化责任担当,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规范自己的言行,敬畏权力,严以用权,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真正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推进各项建设新发展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面,为普通党员树标杆、作表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现实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人生的航向,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立不败之地,我们的事业才会基业长青,我们才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自重慎微的良好形象,做人才有底气,干事才有锐气,为官才有正气。(龙钢集团 王亚军)